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袁云杰 记者 严君臣)近日,江苏启东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年逾七旬的张大爷。他攥着皱巴巴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不停地重复:“我撞坏了车,我认账,但我真的没钱赔啊……”原来,2025年3月,张大爷驾驶三轮车不慎与王某驾驶的轿车发生碰撞,事故致王某车辆受损。经认定,张大爷对事故负全责。某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后,依法提起代位求偿诉讼。然而张大爷无儿无女,无经济来源,且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药品。
面对这样的困境,若按常理调解,不仅执行难,更可能让老人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但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同样需要维护,如何破局?
调解员姜宏伟、倪兴海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开启双线调解模式,一方面多次联络张大爷所在村委会,核实其生活状况,收集相关材料;另一方面与保险公司代理人进行深入沟通,告知其张大爷不仅是法律上的责任主体,亦是社会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巧妙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既阐释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依据,又引导保险公司从社会责任角度共情老人难处。
“我们被调解员的专业与真诚打动了。老人的境遇让我们意识到,比起冰冷的追偿,传递善意更有价值。”最终,保险公司主动申请撤诉,放弃追偿车辆损失费2400元。这场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调解结束时,张大爷含泪致谢:“感谢调解员和保险公司的体谅,让我这孤老头子能安心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