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攀升。从今天起,济南部分区域开启夏季集中供能。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供能,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体感凉爽适宜。


大家都听过集中供热,如今在济南,得益于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集中供冷系统让体感凉爽适宜。与传统空调相比,集中供冷通过一个风盘水的性质传输过去,吹出的冷风会比较舒适。据了解,集中供冷系统通过集中的能源站制备冷源,再通过输配管网将冷源输送到各个建筑,主要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温度常年恒定的特性,实现高效供冷供热。与集中供热相比,集中供冷“反其道而行之”,让供冷方式持续提升,效率更高,而且更加节能环保,让能源的效能充分释放。

“比肩”传统供冷,齐鲁再创新里程。在以往,办公建筑普遍自建中央空调制冷,需要设置大面积的制冷机房和冷却塔,不仅占地大且分散,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而集中供冷通过统一规划管网和能源站,实现了冷源的高效传输和利用,土地利用更加节约,也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冷水机组这边儿运行的效率比传统的空调要高2倍以上,比较节能。这就意味着,在提供同等冷量服务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

眼下,济南依托成熟的供热管网基础,实现了冷水的远距离传输,为集中供冷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今年济南集中供冷区域包括济南齐鲁大桥片区、西部区、山大二院、都市阳台片区、城投环保中心、济南能源集团产研基地等,已经开发的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今年集中供冷的面积约30万平方米。持续拓展服务面积,济南的区域的集中供冷系统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经济角度来看,虽然集中供冷系统的初期投资较大,但长期运营成本却低于分散式空调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的扩大,集中供冷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夏有集中供热,冬有集中供冷,借此机会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能源站建设、管网铺设、设备制造等,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诚然,集中供冷的进一步推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管网建设的高额投资、用户习惯的培养、差异化需求的满足等。但正如当年集中供暖从北方走向南方一样,新技术、新模式的普及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运维标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让用户真正感受到集中供冷的性价比和舒适性优势。

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为动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集中供冷有望在更多城市得到推广和应用,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为山东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苗瑞祥)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