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强县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县委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引关注。5月15日,一工作人员表示,门面虽旧,但房屋一直能用,也没有漏水等问题,可以满足正常的办公标准,院内还有一个省级保护文物“淳熙井”。
在人们惊诧于这座全国百强县的政府办公楼竟不如某些乡镇气派时,象山用的是实际行动回应。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象山位居全国第53位,成功入选“2024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2024年,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3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2:1。
政府形象不在门楼高低,在于民心向背。
政府办公楼回归“够用就好”的本真状态,恰似拆除了一堵横亘在官民之间的心理围墙。“寒碜衙门”的背后,是财政资金持续向民生倾斜的选择,是当地政府宁可挤在老楼里办公,也要把真金白银投向民生工程的政绩观。真正值得关注的,从来不是办公楼的光鲜程度,而是审批窗口的办事效率;该聚焦的从来不是大门的宽窄气派,而是政策落地的温度速度。
同时,在政务服务日益数字化的今天,当地县政府物理空间的简朴也恰与“云上数字政府”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呼应。当舆论还在关注政府大院的“寒碜”大门时,百姓关注的却是 “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各种便民服务的落地实施,以及各种政务App是否好用易用。
或许某天,象山县政府因百年古井和亲民形象吸引游客驻足,那不再只是历史文化的风景,更是现代治理能力的标识。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