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家”
关键字:修家、齐家、家天下、出家。
家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也是世界文化的核心。一个人,对“家”持何种态度,决定了其人生的走向与意义。
中国三教是指道家、儒家、法家。
道家的“家”观念,是修之于家。老子在《道德经》第54章上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老子认为,一个人要修身,要具备良好的德行,关键在于一个真字。所以,道家把德行兼备的人,称为“真人”。真人是比贤人、君子,更高级的人。道家是怎样修之于家的呢?老子告诉我们:一阴一阳谓之道。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阴阳和合很重要,天地交泰,才有风霜雨雪;夫妻交配,才能子嗣昌盛,家庭和睦。所以,老子在第五十四章中,讲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子孙以祭祀不辍”。家庭生活当中,祭祀祖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周礼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我们中国人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都是为祭祀而设,如:清明节祭祖,七月半祭亡魂,大年三十接祖宗,正月十六送祖宗等等。送祖宗是中国传统民俗,春节后,要送祖宗,就是将年前请回来的象征列祖列宗的牌位送到坟地焚烧。有的地方,讲究“人三鬼四”,送祖宗,在初四日进行。也有的地方是讲究“人双鬼单”,送祖宗在正月初三日进行。这些良好的社会活动,都是道家所倡导的“德”,积德行善,首先是祭祖,“子孙以祭祀不辍”。一个人家,如果没有人祭祖,会被人笑话的,除非,这个人家没有了后代,祭祀就“辍”了。辍,是停止的意思。所以,总结道家的家庭、家族观是“修家积德守真”这六个字。
儒家的家庭、家族观,是从依老子的“修家积德守真”六字观而来。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之一,他在老子的家庭、家族观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齐家”二字。齐家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字有治理、整理,让一家人齐头并进、一个也不拉下的意思。不让家庭、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掉队,成为社会、国家的累缀,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自食其力,与大家一起齐头并进,就是孔子所说的“齐家”。
法家的“家庭”,是怎样的呢?法家的家庭观,也是源于道家,他们的家庭观,是“家天下”。法,是祖宗之法,家族之法,然后上升为王者之法、国家之法。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所以,王安石喊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改革理论。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对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以改进,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
佛教对中国而言,是个泊来品。佛教不是中国的主流,而是暗流。佛教是反对家庭的,它倡导的是“出家”。佛教第一经《阿含经》,开篇四个字就是“辞亲出家”。佛教认为,“有情”是错误的,父母把“我”带到世界来,是错误的,男欢女爱才生人,男欢女爱是要禁止的,所以,为了避免男欢女爱,就要出家。所以,印度最终放下了佛教。印度人信婆罗门教,喜欢做爱,所以,今天的印度人口有近13亿之多。如果印度人信佛教,印度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口。中国人喜爱佛教,是表面的。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所以说中国人信佛教,是个笑话。反正,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信佛教。所以有人说:佛为表,儒为肉,道为骨。
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人们总爱讲国学,国学包括哪些内容?《论语》《诗经》《大学》《大学》固然是,但中国国学更包括: 儒家,道家,法家(理家),纵横家,兵家,墨家,等等。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家。为什么要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发展到四个自信?补充进来的一个自信,是文化自信。也许,你不是搞文化建设的,不是搞宣传工作的。如果你是搞文化、宣传工作的,那你得好好的去补一课: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
中国以儒道法三家文化治国。儒家认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的思想精华。儒家讲的是“齐家”,而不是“出家”。一个原总理的女儿,与佛教徒一起去超度亡灵,这不是“齐家”之道。一个姓李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鼻祖是老子李聃,老子倡导的是道家、道教。
道家的“修家”,儒家的“齐家”,法家的“家天下”,这三种观念,都是入世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到经济大潮中、政治浪潮中去试试,是不是对小家庭、社会、国家有用?一目了然。真正的高人,总是站在时代浪尖上,引领时代,是家庭、社会、国家的有用的人。只有退缩不前的人,才会裹足不前,出家,出世,总是借口。那些所谓出家的人,只是变个法子行骗的可怜虫而已。
仙风道骨,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在家修心养性,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了,把自己家的人事管理好了,带领大家一起为这个国家添砖加瓦,我们的国家,就能实现复兴,强国不是梦,引领世界会成真。因为,你站立的地方,是家,也是国,爱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