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争论或讨论中,常会使用一些带有逻辑漏洞或逃避实质问题的话术。本文试着按常见逻辑谬误或思维缺陷分类归纳并给出了典型例子:
一、人身攻击类(针对人而非观点)
1. 人身攻击(Ad Hominem)
「你学历低,没资格谈这个!」
「你就是个XX(标签),所以你的观点不值一听。」
(不反驳观点,而是攻击对方身份、背景或人格。)
2. 动机质疑(Circumstantial Ad Hominem)
「你说这话,不就是想博关注吗?」
「他支持这个政策,肯定是因为收了钱!」
(不讨论观点本身,而是恶意揣测对方动机。)
3. 你也一样(Tu Quoque / "你也好不到哪去")
「你说吸烟有害,可你自己也抽啊!」
(用对方的矛盾行为来回避问题,而非真正反驳。)
二、诉诸情感类(用情绪代替逻辑)
4. 诉诸怜悯(Appeal to Pity)
「他这么可怜,你们还批评他?」
(用同情心代替理性论证。)
5. 诉诸恐惧(Appeal to Fear)
「如果不支持XX政策,社会就会崩溃!」
(用恐吓手段让人接受观点。)
6. 道德绑架(Moralistic Fallacy)
「反对这个观点的人,都是没良心的!」
(用道德评判代替逻辑。)
三、错误归因类(因果逻辑混乱)
7. 虚假因果(Post Hoc)
「我昨天拜佛,今天病好了,所以拜佛有用。」
(把时间先后当作因果关系。)
8. 混淆相关与因果(Correlation ≠ Causation)
「冰淇淋销量增加,溺水事件也增加,所以冰淇淋导致溺水。」
(忽略可能的共同因素,如天气炎热。)
9. 单一原因谬误(Single Cause Fallacy)
「经济不好,就是因为政府无能!」
(忽视复杂问题的多因素影响。)
四、以偏概全类(从片面推导整体)
10. 以偏概全(Hasty Generalization)
「我遇到一个XX地方的人很坏,所以那里的人都不好。」
(用个别案例概括全体。)
11. 轶事证据(Anecdotal Evidence)
「我爷爷抽烟活到90岁,所以吸烟无害。」
(用个人经历代替科学统计。)
12. 样本偏差(Sampling Bias)
「网上调查显示90%的人支持XX!」
(样本不具代表性,如只在特定群体调查。)
五、诉诸权威/大众类(用权威或多数代替论证)
13. 诉诸权威(Appeal to Authority)
「专家都这么说,你比专家还懂?」
(不提供具体证据,只依赖权威背书。)
14. 诉诸大众(Bandwagon Fallacy)
「大家都这么认为,你凭什么反对?」
(用多数人意见代替逻辑。)
15. 诉诸传统(Appeal to Tradition)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为什么要改?」
(认为传统=正确,拒绝理性分析。)
六、非黑即白类(错误二元对立)
16. 非黑即白(False Dilemma)
「不支持我们,就是敌人!」
「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彻底反对!」
(忽视中间可能性。)
17. 完美主义谬误(Nirvana Fallacy)
「这个方案不完美,所以毫无价值。」
(用不切实际的标准否定可行方案。)
七、偷换概念类(模糊定义或转移焦点)
18. 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你说要减税?你就是想让政府没钱运转!」
(歪曲对方观点,攻击一个不存在的靶子。)
19. 偷换概念(Equivocation)
「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自由是坏的!」
(暗中改变关键词的含义。)
20. 红鲱鱼谬误(Red Herring)
「你说A问题?B问题更严重!」
(故意引入无关话题,转移注意力。)
八、循环论证类(自我证明)
21. 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ing)
「圣经是真的,因为圣经说它是真的。」
(结论和前提是一回事。)
22. 乞题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他作弊是因为他不诚实。」
(用结论本身作为理由,没有真正论证。)
九、诉诸无知类(用未知作为证据)
23. 诉诸无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
「没人能证明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存在!」
(无法证伪≠真实。)
24. 举证责任倒置(Burden of Proof Reversal)
「你说我的理论不对?那你证明它错啊!」
(本该由提出主张的人举证,却要求对方证伪。)
十、其他常见思维缺陷
25.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只接受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反面证据。
26. 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
「已经投入这么多,不能放弃!」
(因过去付出而坚持错误决定。)
27. 诉诸自然(Appeal to Nature)
「这是纯天然的,所以一定好!」
(自然≠正确,毒蘑菇也是天然的。)
如何应对这类话术?
1.指谬法
直接指出逻辑谬误类型:
「你这是人身攻击,请回到问题本身讨论。」
2.苏格拉底式提问
用连续提问让对方暴露逻辑漏洞:
"您说的XX具体指什么?"(明确概念)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检验证据)
"是否有反例存在?"(测试普适性)
"如果成立会导致什么结果?"(推导影响)
"这个结论是否与已知事实矛盾?"(验证一致性)
3.归谬法
顺着对方逻辑推导出荒谬结论:
「按你的说法,所有专家的话都不可质疑,那互相矛盾的专家观点如何处理?」
4.切割法
区分事实/观点/情绪:
「你提到的案例是事实,但你的推论存在以偏概全。」
掌握这些工具后,建议:
1.遇到争论先判断谬误类型
2.选择最适合的反驳策略
3.保持"讨论问题"而非"战胜对方"的心态
4.对顽固谬误适时终止对话(避免陷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