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

一切烦恼皆由心生,成年人的世界,仿若在惊涛骇浪中泅渡,每一步都布满荆棘,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是舟楫。

不妨在夜幕低垂时,让宽容漫过心间,原谅过往的一切;待晨曦初露,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朝阳。

耐得住无人问津的孤寂,方能触摸到诗与远方的璀璨星光。


01

不抱怨生活的苦,学会转变心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难处,总是喜欢找人诉苦。

殊不知,抱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被负能量包围,不断消耗自身精力。

倒不如少点埋怨,多些反思与行动,才能脱离内耗的泥潭。


北宋庆历二年,大才子曾巩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落榜了。

当时一同落榜的很多人,纷纷发起牢骚。

有的指责考官过于严苛,有的抱怨自己太过倒霉。

曾巩却一言不发,反倒默默收拾起回乡的行李。

临行前,老师欧阳修将他召去,满是遗憾地对他说:“真是太可惜了。”

没想到曾巩却摇头说:“我没考中,是因为还达不到要求,请老师放心,我会继续用功,来年再考。”

面对落第,曾巩并没有抱怨指责,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回到家乡后,他一心扑在书上,潜心苦读。

终于在嘉祐二年,曾巩再度参加考试,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中进士。

《淮南子》里说:“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改变自己,换个心态。

下雨自己打伞,跌倒独自爬起。

遇事不避,向内归因,才能将抱怨转为动力,轻松跨过命运的刁难。

02

不在意他人眼光,过好自己的日子。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唐寅《桃花庵歌》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我们无论干什么,只要能让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不一样,也许自己认为很完美的东西,在别人眼中恰好充满瑕疵。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如果我们要迎合每一个人,就会整天疲于奔命,最后丧失自我。

1999年,作家余秋雨应邀请,担任《千禧之旅》纪录片的嘉宾主持。

没想到这次“抛头露面”,引来外界巨大的诋毁。

很多读者甚至评论家都指责他“不入流”“沽名钓誉”“向金钱低头”。

面对漫天的恶意,余秋雨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随后几年,他前往中亚、西欧等10多个国家,探索历史遗迹,追寻文明演变。

最终历时四个多月,他写出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经典著作。

这些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的作品,成为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击。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对于世人的称赞,我们不必激动,对于世人的责难,也不必沮丧。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受外界干扰,永远活在自己的节奏中。

人生不易,学会放过自己,不要轻易被外界的噪音动摇,也别用他人的标准绑架自己。

当你屏蔽了外界的闲言碎语,专心走好脚下的路,自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03

凡事不纠结,人生靠自己。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明·洪应明《菜根谭》

有句话说:“只有把自己活成一座山,才能成为别人的靠山。”

欲渡人,先渡己。

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有资格为别人遮风挡雨。

王维被贬到地方为官,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自得其乐,处理起政务也有声有色。

好友孟浩然科举落地,王维还安慰道:“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科举当官太辛苦了,哪有在这青山绿水间待着快活?

人生路或是山高路远,或是平坦曲折,都没人能替自己走完。

因为众生皆苦,凡事唯有自渡,熬不过是黑暗,熬过去就是天光。

季羡林曾说:“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能够强大一个人的,从来就是一个人能够吃苦,熬过来,扛过来,最终能够站起来。

风雨人生,悲喜自渡,唯有自我磨砺,于苦难中奋起,方能在岁月缝隙觅得光明。

这一束光,将照亮前行之路,让生命绽放光彩,充满力量与希望。

网上有句话说:“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遇到困难时,别急着怨天尤人,这往往于事无补。

让自己乐观起来,往前看,往好处想,很多事情自会迎刃而解。

在心里种花,人生就会四季如春;在心里下雨,生活就会愁云惨淡。

关注诗词天地,愿你洒脱做人,遇雨撑伞,无桥自渡,过上行云流水般的人生。

*来源:素材综合来于网络,编辑:拾一

更多详情请点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