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来俊臣传》第十四章 正直臣的谏奏
武照为什么要用酷吏呢?谁都会这样发问。后代的人这样发问,当世的人也这样发问。
她已有了做女皇的企图,必须从根本上震慑那些对她的统治心存不满、或者未来可能对她的统治心存不满的人。
有了告密制度,发动了告密旋风,就不怕抓不着反对者。有了酷吏,有了杀伐,有了株连同坐,就不怕制伏不了反对者。
概而观之,武照先期打击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反对她当皇帝的李唐宗室和朝廷大臣。随着年月演进,有可能对她形成挑战的李唐宗室,已基本上被她斩尽杀绝,以李唐老臣自居的大臣们也受到很大打击。
在朝廷大臣中,迄今为止,武照一共任用过二十四个宰相,其中被杀和被流放的就有十七人,三人自然死亡。二十四个宰相中还有两个是她武家的侄子。
任用酷吏为自己称帝扫清道路。武照对付的是更大范围的敌对力量。有些人对于李唐王朝,还心存幻想,留恋反武派官僚,这些是潜在的反武力量,也在利用酷吏消灭之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索元礼、周兴等酷吏,把杀人玩到了极致,来俊臣和万国俊,把告密谋害做到了顶峰。
但是,我们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总会有铮铮铁骨的硬汉,随你用尽酷刑,还是拒不依你的需要招供。这样的被告,酷吏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办法多的是。
张虔勖,宰相裴炎推荐的官员,官至大将军。
当年,皇帝李哲打算封岳父韦玄贞为侍中,还要命乳母之子为五品官。裴炎极力反对,李哲负气叫喊:“朕就算把帝位让给韦玄贞都没什么,何况区区一个侍中。”
裴炎恐惧李哲的说法,便禀告太后武照,商议废黜李哲。
武照下达废黜李哲的诏令,是由大宰相裴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和张虔勖率军入宫,宣布执行的。
来俊臣罗织罪名,诬告张虔勖和范云仙谋反。在丽景门监狱里,无论来俊臣怎么折磨张虔勖,他都不肯承认谋反,还要求换主审官办理案子,惹得来俊臣怒从心头起,下令将他乱刀砍死,然后伪造供词,最后照样结案。
武照为“加冕登基”清扫障碍,树立绝对权威,大开杀戒,朝野震恐。
直接反对或者威胁的敌手都被消灭了,暗中不满的人也都不敢乱说流动了,统治稳定下来了吗?并没有。
朝廷之上,君臣和谐的局面不见了。皇太后对大臣一味猜忌,大臣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连生命都不能得到基本保障,还怎么能够指望他们一心为朝廷操劳呢?
朝廷里所有大臣全都沉默不语时,有识之士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上书,要求整顿吏治,明确法令。
年轻的麟台正字,朝廷秘书省图书编辑部校对员陈子昂,挺身而出,上疏武照。
陈子昂是个不入“流”的小官,秩级是正九品下,但笔下的诗歌、文章,朴素稳健,调子高古,颇获赞誉。
陈子昂认为,当权派痛恨李敬业之辈,为了堵塞奸邪的泉源,穷追细查他的党羽,以至于使朝廷大兴政治迫害,但有一点点嫌疑或是踪影,或口供上有拐弯抹角的涉及或是牵连,没有一个人不被缉捕归案。
有些恶徒,利用天后的危机感,促使天后大设特种监狱,重用严酷刑罚,形迹略有嫌疑,便即口供牵连,无不尽量追捕,严加审查询问,以至有奸人乘危诬陷,密告似是而非之事,希图获得官职和赏赐,换取荣华富贵。
这些,恐怕都不是圣后制裁罪过、怜悯百姓的本意。
陈子昂说自己观察现在的天下,百姓迫切盼望时局安定。正因为如此,扬州叛乱将近五十天,其他地方一派升平,尘土不惊,海内安然,社稷未乱。
天后没有追求清静无为来挽救疲惫不堪的百姓,反而扭住不放,任意施用威刑,扩大狱囚数目。各方告密纷纭,累积已逾数百千人,然而穷追到底,确有实情者百中无一。
圣后仁爱宽恕,又屈法宽容诬告之人,于是,奸恶之徒,尽情报复他们的仇人,有极小的怨恨,便至朝廷密告。一个被诉讼,百人进监狱,使者外出抓人,车马多如闹市。
圣后慈爱宽恕,竟不惜扭曲法律,包容那些特务,使恶徒党羽,称心快意。敝臣愚昧不明,深感困惑不解。
现在,一旦有一个人告密,或一个人告一个人的密,就会有一百个人被塞进监狱。
天后为了爱一个人而谋害一百个人,全国惊慌失措,怨声四起,焦虑盼望,不知什么地方才是安全之所。
“隋朝后期,天下还算安稳。朝廷有弊端,还未到达土崩瓦解的程度,尽管有杨玄感叛乱,百姓的心里还期望安居乐业。炀帝不明白这一点,指使兵部尚书樊子盖尽情追究杨玄感党羽,予以屠戮,以致杀人如麻,血流成河,天下破败,人心大乱,群雄并起,奔突逐鹿,隋朝便告灭亡。
“谋反大狱,一旦兴起,就可能牵连无罪的人,不能保证没有滥刑滥判。受冤的囚犯悲苦叹息,感触和伤害了阴阳调和之气,引起瘟疫流行,水旱灾害随之发生。庶民百姓失业,闯祸生乱之心便令人恐惧地产生了。
“古代贤明的帝王慎重刑罚,原因就是畏惧这样的结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伏愿天后,慈悲为怀……”
上官婉儿奉命朗读陈子昂的谏奏。
武照问她;“这篇奏文,如何看待?”
“条理明快,笔法练达。但是……”上官婉儿说,“门阀贵族,既得利益,渴望稳定,富贵永续。须知陈腐不破,新象难立。固守旧物,畏俱革新,岂有进步?”
“说下去。”武照鼓励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便接着说:“陈正字援引炀帝旧事,以谏太后,婉儿认为,不大合适。”
武照满意地微笑,看着上官婉儿兴奋的脸。
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上官婉儿现在可以大胆地对一些事情陈述自己的意见。
上官婉儿在武照身边工作已有八九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姑娘的精神受到武大妈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能够打破旧有观念,对各种事务表达革命性的看法。
对上官婉儿来说,能够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除了太后这个对象,在宫中,在她的生活范围内,实在很难找到第二个人。
太后与婉儿一老一少,仿佛是杰出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颇有“君臣之义,母女之情”的意味。
“说得不错。一个人如果眼睛长在脑后,就没有办法看着前面,朝前行走。只会说过去如何如何,要求今人依照传统去做,乍听没错,而实际上,泥古不化,不敢革新,乃是灭亡之途。”武照道。
上官婉儿说:“破除执迷不悟,是件极难之事。正如在没有水脉的地方挖井一般,徒劳无功。”
“你认为,如果彼此意见不能沟通,应当如何相待呢?”武照询问上官婉儿,问完了,未等着婉儿回答,讲起来自己十六七岁时候的往事。
来俊臣传
任见 著
本书简介
任见先生所著中唐武周酷吏来俊臣的传记。
任见《来俊臣传》
目录
本书内容简介…………………………
第一章 女士们的传说………………
第二章 后宫里的“轰趴”…………
第三章 长生不老灵药………………
第四章 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章 前后两副肉体………………
第六章 趣味无榻之嘻………………
第七章 新婚夜抄《臣规》…………
第八章 御榻头送“颤活”…………
第九章 告密举报发飙………………
第十章 刑讯逼供猖獗………………
第十一章 来俊臣大赌博……………
第十二章 众酷吏竞作恶……………
第十三章 统治者的机谋……………
第十四章 正直臣的谏奏……………
第十五章 铁鞭铁锤匕首……………
第十六章 壹民洗脑去强……………
第十七章 年轻雄壮真好……………
第十八章 小鹿心痒体酥……………
第十九章 黑恶御民之术……………
第二十章 阖族毁灭之灾……………
第二十一章 母猪藏在地下…………
第二十二章 蠢鱼自投罗网…………
第二十三章 女婿未敢杀岳…………
第二十四章 民心呼唤好官…………
第二十五章 丛林社会法则…………
第二十六章 告密罗织奇经…………
第二十七章 女史所言不虚…………
第二十八章 公主感同身受…………
第二十九章 案件迅速膨胀…………
第三十章 刑罚层出不穷……………
第三十一章 牝鸡司晨有据…………
第三十二章 同谋魁首无证…………
第三十三章 拥立圣母神皇…………
第三十四章 终竟武周替李…………
第三十五章 恶鬼杀良冒功…………
第三十六章 淫女令人不齿…………
第三十七章 请兄入此热瓮…………
第三十八章 陛下英明睿智…………
第三十九章 伊阙夺袍另赠…………
第四十章 俊臣诈为通款……………
第四十一章 特大谋反集团…………
第四十二章 童王气概逼人…………
第四十三章 权势杀人如麻…………
第四十四章 奴婢命系刀锋…………
第四十五章 专业陷人于阱…………
第四十六章 擅长揣摩圣意…………
第四十七章 良臣遭遇群攻…………
第四十八章 孽火烧红神都…………
第四十九章 竞相告密邀宠…………
第五十章 恣意偷花窃朵……………
第五十一章 权贵放肆渔色…………
第五十二章 来魔欲海难填…………
第五十三章 杀人罪在刀子…………
第五十四章 宫廷鹤舞仙乐…………
第五十五章 谁可为朕圆梦…………
第五十六章 大势抑武兴李…………
著者任见简介…………………………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
~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