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总后政委王平如愿以偿从一线退下来,此前多次要求退下来,可都没有得到上级批准,此时已经78岁。
按照现在的离退休年龄,大军区正职一般在65岁上下,78岁的年龄很显然已经超龄不小。
王平是杰出的政工将领,1958年撤离朝鲜后,被安排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政委。原政委钟期光因身体以及运动受到波及而离开。到军事学院,先后与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合作。
1967年,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运动,让他离开岗位长达8年。
随着踢开党委闹革命,怀疑一切,打到一起,这位政委就没有话语权,而且被人质问,以什么身份来管学院。随着而来的是莫须有的罪名,被罗列在身体。即便在1972年被允许回家,与亲人团聚,可对他的限制依然不小,不能在公开场合,离开南京要报备。
1973年,从报纸上看到不少老将纷纷复出工作,他的问题却没有一点音讯。在他认为等是等不来工作的,必须把情况向上级汇报,让上级知道自己的状况如何。经过在京的子女反映情况,才有了去北京的机会。
先找刚主持军队工作的叶帅,又找总政部主任李德生,大家对他的问题并不非常清楚。在接到他的材料后,会着手解决。此时的李德生很忙,忙着筹备十大的召开。
他在京等待的时候也见到一位首长,把自己想工作的情况袒露出来,对方说: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不过分。
原本想着等着工作有着落了,再回南京,可1974年批林整风运动开始,认为不宜在京久留,返回南京等待。直到1975年4月,才给安排工作。也就是说,他当初没被安排工作是时机不成熟,对恢复他的工作阻力不小。
1975年,先后担任炮兵政委、武汉军区政委。1977年被派去总后担任政委。
总后是运动的重灾区,前任郭林祥进行整顿过,途中调离,副部长张震也抓过工作,除业务之外的工作,收效不大。他到任后,随着揭查批展开,要彻底对总后进行大整顿,凡是涉及到的干部一律调整。总后的很多干部问题得到落实,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工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干部年轻化提出,王平也七十多岁,要求退下来,上级让他抓大不抓小。之所以要他继续在位置上,还是要干部建设问题。
尽管经过整顿,总后走上正规化道路,可干部老龄化严重,要提拔培养休养年轻干部,是政委的职责所在。而干部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上级希望他继续发挥传帮带。
到1985年,随着部队大规模裁减,加上精力严重不足,才被同意退居二线,但依然要发挥作用,到中顾委担任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