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长江剧场一开门,就有游客进来给孩子买礼物。”百年上海长江剧场焕新升级后,5月15日揭开大幕。外立面变成醒目的明黄色,一楼设立文创潮品空间、沉浸式打卡点,“海派声韵”“海派喜剧”“歌咏百年工运”“艺术美育”四个系列演出结合四条周边城市漫游路线,打造全新文旅商融合模式。“游客、观众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剧场得到满足,这是我们的目的。”宛平剧院&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说。



改造后的长江剧场

坐落于历史悠久的黄河路,长江剧场始建于1923年,在这片被誉为“城市心脏”的黄金地段,见证上海演艺文化的发展,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本地漫步者与外地游客。“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大的人流,尤其《繁花》带火黄河路之后,我们觉得要把人流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剧场改造初衷。”夏天介绍,3月到5月,长江剧场一楼和三楼区域进行升级,“一楼平时只有观众过来取票,其实很浪费,我们希望把门打开,让游客、市民走进来。剧场外墙面变为黄色,还做了灯箱。”


一楼计划提供咖啡等轻食

橙色、深色胡桃木与暗红色交错,复刻Art Deco风格的几何装饰线条,搭配黄河路标志性的霓虹灯管,营造戏剧化光影效果。焕然一新的剧场门头、直播间、老式巴士等打卡点与剧场历史影像结合,为游客提供驻足、交流、体验的场所。一楼改造为复古风格与文创潮品相融合的文旅商空间,售卖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广东艺术剧院、国家京剧院、POTDEMIEL蜂蜜罐/Disney迪士尼正版授权文创等,日间直播间定时聊文创、谈生活、讲艺术,标志着长江剧场由单一演艺空间向联动周边、融合发展的“观演-体验-消费”功能再造。





一楼空间

5月15日改造后的黑匣子剧场,“海派声韵”系列《吴语潮音演唱会》首演,“八仙桌+新中式靠椅”的沉浸观演场景引入国际饭店热门“蝴蝶酥”及特色中式酥点,上海宝山沪剧团演员程文俊、赵隽晴,上海评弹团演员季毅洋、郑鸣秋唱作俱佳。环境式越剧《红楼梦》由上海越剧院白玉兰奖得主俞果与青年演员陆志艳主演,未来以驻场形式登陆黑匣子剧场。四面投影技术解构传统镜框式舞台,270度环绕式的演出布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观园”。




改造后的黑匣子剧场,“海派声韵”系列《吴语潮音演唱会》首演

“海派喜剧”系列的《来噻,来赛!》脱口秀、职场解压话剧帮助年轻人释放工作压力。“歌咏百年工运”系列结合 2025 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幕起生花”演出季5月-7月红色系列演出,面向工会及各类团体组织,通过音乐的力量唤起对历史的思考。“歌咏百年工运,接续我们的路”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党课史+互动记忆传承+沉浸艺术剧场”打造可感、可听、可参与的文旅商新范式。“戏曲美育”系列将于暑期亮相。剧场自制京昆童话《夏荷鱼趣》为儿童量身定制沉浸式演出,黑匣子剧场变身“荷花池”奇幻空间。原创品牌“大宛集”美育项目《戏宛宛的百宝箱》《戏曲Life坊》带领亲子家庭体验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在夏天看来,长江剧场不仅是剧场,更是“文化源点”,利用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黄河路怀旧经典”“城市文艺微游”“革命记忆走廊”“戏曲研学”等四条城市漫游 citywalk 路线,与系列演出、展览、互动体验形成立体化的文旅商体验系统。



“上海评弹团-长江剧场”citywalk首发团

5月15日,随着“上海评弹团-长江剧场”citywalk首发团出发,团员们手持专属路线明信片,以长江剧场为目的地,在脚步与故事中漫步市中心,感受上海独有的文化记忆。

原标题:《黄河路上,百年长江剧场变成了黄色》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