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干活越多越容易被裁员

在职场上,往往干活最多的那个人最容易被裁员。

为什么干活越多越容易被裁员呢?

因为越是喜欢干活的人能力越普通,活成了80%的普通人。

普通人最大的特点:埋头苦干,只会做事不会汇报劳动成果。

我们部门有位程序员,每天看他工作很努力,在公司从来不与同事聊天,天天除了工作、吃饭基本上很少看到他与人交流,就算团队开项目会议,要不是领导直接问到他工作情况,基本不见他说话,平时的部门邮件汇报从来没看见他写过,往往也是最容易被领导忽视,干活却最努力。



02 在公司哪些岗位最容易被裁员?



工厂流水线工人大部分是一群文化程度低的普通人在做事,做一些产品组装,打螺丝钉不用动脑的工作,只要公司订单一断流,这些人将会面临裁员风险,公司要养活这些人不容易,但是要招聘这样的员工非常容易,只要是个人身体健全勤劳苦干就能完成工作。



同样在知识分子阶层也存在这类员工,比如:IT领域中的码农简称程序员,这是一类高知识分子人群,他们大都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做的事情为老板生产软件产品工具,供企业销售给客户,产生价值。

实际上面这种岗位工种区别主要是学历高低,脑力和体力活的区别,一类人学历高,本质都是流水线螺丝钉,做的工作比较单一化,会的只是前端开发或者后端开发某个方向的岗位技能。

比如:你在进入公司以前企业招聘就明确规定,你是做产品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运营、售前等相关岗位与技能已经绑定了。

因为你做不到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再说企业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安排的岗位更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类岗位人才孵化特别容易,自从你进入公司的那一刻,就会有个部门领导带着你工作,所有的工作流程、制度都有模板给到,你只要按照给到的流程模板水线指导书开展工作即可,而这类工作往往是最没价值的。

企业裁员往往也是裁这种没价值的员工,什么样的人有价值呢?

综合能力强:会管理团队、懂得制定团队规则、既懂技术、管理、有业务能力等多维度能力工作的人群,能够满足多个岗位的需求员,价值量最大,最不容易被裁员,一般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位置越高裁员风险越低。

比如:总裁、副总裁,总监等;

比如:经理、主管、高级、中级、初级普通岗位人员被裁员风险高。

他们一般做部门制度建设和规划,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对外部门的业务支撑、跨业务协同合作,这需要综合能力超级强你才有能力带领整个团队成长,但这种人基本在行业中至少沉淀3~5年的工作经验才能信任重要岗位工作,企业裁员也会考虑自身成本。

所以,企业裁员不是只裁干活的人,而根据你在企业的价值来裁的。

越是技能单一,能力大众化,价值量越小,工作可替代性越强的员工,是企业首先的裁员对象。

为什么要裁普通员工呢?





03 如何降低个人裁员风险?做到这5点

第一,提升个人综合实力;

尽量选择工作上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

比如:做一位不单会写代码,还会写文章,还会管理团队,能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程序员;

第二,扩展第二职业

现在的行业和岗位没有百分百稳定的,只有稳定的能力,没有稳定的工作。

裁员一般是企业业绩下滑或者经济走下坡路,为了预防各种失业、裁员、辞退风险,业余可扩展第二职业;比如:做副业(接外包项目)、做新媒体、帮大企业写宣传软文,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深度积累经验,降低打工带来的风险。

第三,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行业发展迅速,岗位技能更新快,比如:如今流行的AI,我们可快速结合本职工作学习如何使用AI为工作提能增效。

第五,没事多存钱

明天我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多存钱就算遇上裁员不用惊慌,成年人的底气是兜里钱给的,也能暂时缓解度过失业带来的危机感



总之,大部分企业裁员并不是根据你干活多少来裁员的,是看你对企业的价值大不大,干活越多被裁员的风险越大,在企业埋头苦干的人太多了,但即懂干活又懂看行情规则的人太少,这部分人往往对企业的价值更大,更容易被企业重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