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玩收藏的头两年,玩着玩着没心气儿了,就想放弃。没办法,感觉到处都是坑,太“黑暗”了。

不论是买还是卖,不论逛地摊、交流会还是去拍卖,总觉得一层层的套路破解不完。

好钱要编故事抬价,差钱要遮遮掩掩卖,连假货都得配个"祖上在故宫当差"的传说。总之不搞点噱头带点“骗”,就生存不下去的样子。


交流会

钱币圈子算好的了,再接触一下瓷器、玉器、字画的圈子,你会发现那真的是“脏不可闻”。感觉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去“忽悠”,真正愿意踏实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

后来忙于工作,也不怎么去搞收藏,在社会摸爬滚打久了才发现:原来,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其他的不多讲,就说一个。现在我迫于无奈,自己会整个更换吸顶灯,会修理小家具、小电器,大家电坏了干脆不修,直接买新的。

难道是钱多了没处花?非也,实在是被各种“家电修理”给弄怕了,接触了差不多五次,就有五次被坑!仅仅是空调缺个氟,他们敢让你花几千块钱换压缩机。


各类书籍

没办法,这是个极致“内卷”的时代,多数人都在为了自身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后来想明白了,停止了自己的“精神内耗”。再次回到收藏界,沉下心来,当作一种兴趣去玩。

看了很多书,当然,和学生时代一样,大部分都忘掉了。但刻在内心的东西却怎么也忘却不了。

每当我拿起一枚开元通宝,盛唐的繁华景象便浮现眼前;摩挲着永乐通宝,仿佛能感受到大明王朝的恢弘气度;而手中的大定通宝,则让我想象金世宗时代一个小兵用它买炊饼和羊杂汤的平凡生活。


隆庆通宝上美品

渐渐地明白,我们只是钱币的过客,以后必定又会换一个新的主人,但正是这种与历史的浪漫邂逅,赋予了收藏独特的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心定下来了,慢慢就累积了不少好的品种,才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黑暗。

收藏界确实有很多的“骗子”,但也有更多光明磊落的玩家、学者,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然后我再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也算是一种传承。


银元三剑客之首:造币总厂

你不能因为菜市场有个缺斤少两的小贩,就否定辛勤劳动的其他人。你不能因为被某个套路欺骗,就否定整个行业。

最重要的,是主动避开陷阱,去寻找真正的光明。毕竟,事在人为!

我们无法改变那些糟糕的现实,那就只能改变自己。我见过两三年就成为资深玩家的,银元三剑客、顺治五式钱、南明大全套,不断的突破自己。

我也见过自称玩了五年还在“原地踏步”的,某个人五年前在问我“家里的粮票铜元哪里高价收”,五年后还在问同一个问题。丝毫没有任何进步,哪怕说了一万遍不值钱,他们仍然困在自己设下的牢笼里。


南明福王朱由崧 弘光通宝背凤

收藏如人生,我们玩钱的过程,是一个关于坚持、智慧和豁达的故事。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收藏教会我慢下来。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读懂多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