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部队的军官请假回家,也会出现回不来的情况。
但这一次,不是战场,也不是意外事故,而是为了救一个和他毫不相识的孩子,他再也没能回家。
一、
2012年5月13日,本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星期天,也是沈星一家团圆的日子。这天,沈星正利用难得的假期回家探望妻子和女儿。
前一天晚上,沈星特意叮嘱妻子:“明天是母亲节,咱们一家好好出去转转,也让妈在家好好歇歇。”妻子听了乐呵呵地点点头,女儿也高兴得跳来跳去。
第二天早上,沈星和妻子带着四岁的女儿,来到青州的南阳河畔散步。河边微风阵阵,阳光暖暖,像无数个普通家庭的日常一样,这本是最平常不过的幸福时光。但就在这个温馨的时刻,河边传来了尖锐的呼救声:“有人掉水里了!快来救救孩子!”
沈星转头一看,一个男孩正拼命挣扎,河水湍急,他的头不时浮出水面又沉下去,情况危急。沈星没有迟疑,扭头对妻子说了句:“照顾好孩子。”话音刚落,他迅速脱下外套,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岸上的妻子一下子愣住了,看到丈夫跳入水中,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紧紧抱着女儿的手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嘴里不停念叨着:“千万别出事儿……”
水里的沈星用尽全力,把男孩一次又一次推向岸边,但河水比他想象中更冰冷,更湍急。渐渐地,他的动作越来越慢,呼吸越来越困难,但他依旧坚持着,直到男孩被岸上的人拉了上去。岸边的妻子看到孩子得救,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沈星已经没有了力气,在水中挣扎了几下,随后便没了影儿……
岸上顿时乱成一团,有人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也有人大喊着找人帮忙。但河边没几个会水的人,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最终还是沈星的战友赶来,将他的遗体从水里捞了出来。医生们全力抢救,却已经回天无力。沈星,年仅31岁,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二、
沈星牺牲的消息,最初并未及时传回部队。第二天早晨,按照规定,沈星本应返回学校参加点名,可直到点名结束,也没有人见到他的人影。
“沈星平常最守纪律,怎么会晚归呢?”上级领导心里纳闷,便拨打沈星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沈星只有四岁的女儿,孩子稚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爸爸昨天去救人了,现在再也回不来了……”领导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意识到可能出大事了。
随后,电话转给了沈星的妻子,她带着哭腔证实了沈星牺牲的事实。听到这个消息的领导,一时愣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立刻组织人员赶往青州了解情况,处理后续事宜。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青州市,人们纷纷前往事发地点,敬献鲜花,表达对英雄的哀悼。
沈星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他家门口很快摆满了群众送来的花圈和挽联,不少人还特意赶到沈星父母家中安慰老人家:“你们培养了个好儿子,是咱们青州的大英雄!”
青州市民对沈星的牺牲感到无比痛惜,纷纷自发组织悼念活动,有些居民甚至冒着风雨赶到烈士陵园,为沈星献花致敬。
沈星所在的部队领导特意赶赴青州慰问家属,对沈星的父母深深鞠躬:“沈星同志是我们的骄傲,更是你们全家的光荣!部队不会忘记他,人民更不会忘记他!”
他的父母满眼泪花地说:“我们虽然伤心,但我们的儿子做得对,做得光荣!”
三、
沈星牺牲后的第四天,青州市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来到烈士陵园送别英雄,许多群众一大早就赶来排队,只为看英雄最后一眼。许多人站在烈士陵园外面的马路两旁,默默地挥泪送别,现场人山人海,足足排出了十几公里长。
其中,有位老大爷拄着拐杖站在人群里,老伴在旁边抹着眼泪说道:“我们这一代人,最知道解放军的好了,沈星这样的娃娃,值得我们一辈子记住!”还有很多学校的孩子们也来到这里,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自己亲手折叠的千纸鹤,哭着对老师说:“沈叔叔是我们的榜样,以后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帮助别人。”
沈星牺牲不久,青州市政府特意将他救人的那座无名桥命名为“沈星桥”,桥头立起了他的铜像,供市民们永远铭记。每年的母亲节、清明节,总有许多市民自发前往那里献花祭奠,从不间断。
沈星的事迹在全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在谈到他时,总会竖起大拇指,说:“沈星是真正的英雄,这样的军人让我们心里踏实,让人佩服!”
他的母亲每次提到沈星,眼泪总是止不住:“儿子走了,我们心里难过,但救人的事情他做对了。我这个当妈的骄傲啊!”他的妻子在无数个深夜里,望着丈夫留下的照片轻声说道:“我知道他不会后悔,我也不后悔嫁给他……”
沈星离开已经多年,但青州人民对他的怀念从未停止。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忠诚和责任,成为青州永远的骄傲,也永远活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沈星的一生虽平凡,却伟大。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平凡的善良和朴实的行动。他的离去让我们伤心,但他的精神却温暖着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心灵。他教会了我们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人活着,就该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得失。
人们记住他,不只是因为他牺牲了生命,而是因为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真诚的善意和坚定的勇气,这种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安心,也感到自豪。
青州不会忘记沈星,我们也不会忘记他。沈星,一个普通军人的名字,如今已经化作一座城市的骄傲,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永远活在大家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