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地铁上刷手机,是不是感觉网速变快了?
日前,上海地铁全线网5g公众信号正式开通,覆盖全市21条线路、517站、896公里的超大规模轨道交通网。同时,80%路段实现5G-A网络升级,这标志着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地铁全线迈入“5g时代”的超大型城市。乘客可以更加流畅地边坐地铁、边刷手机、追剧、听音乐啦!
其实,上海交通运用到的科技可真不少!这些科技为市民出行和交通行业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详见↓
“反向寻车”停车场
今年将达100个
日前,上海新添了“反向寻车”停车场,市民只要输入车牌号码,就可“一键导航”直达车位,非常“丝滑”地找到车辆,困扰市民已久的找车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反向寻车功能是上海智慧停车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视频识别、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车辆定位、路径规划、导航指引等功能。
截至今年3月,像这样的智慧公共停车场(库),上海已建成开放24个,2025年还将新增20个,加上正在测试后续逐步开放的,到今年底总量将达到100个以上。
黄浦江上第一艘纯电池游览船
“上海久事号”
今年3月,新建的黄浦江上第一艘纯电池游览船——“上海久事号”投入运营。这艘纯电动游览船总长41米,宽11.7米,船体共三层,核定载客150人。外形采用钻石切面造型,独特新颖,流畅简洁。
该船拥有先进的数字驾驶舱系统、船舶避碰传感系统和船岸通讯系统等先进技术,为目前黄浦江游览行业首屈一指的绿色船舶、智慧船舶和数字船舶,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黄浦江上第一艘纯电动游览船”称号。
公交电子站牌
信息显示更丰富
你发现了吗?上海55寸LCD站牌正悄然换新颜~全新设计的电子站牌采用“黄金分割”布局理念,屏幕上实时推送公交线路调整动态、定制公交运营信息等,让乘客在待车时也能便捷获取讯息。
按照“两网融合”要求,市民不仅可以看到即将进站两班车预计到达时间,还可获取站点周边300米范围可换乘的轨交信息,实现公交与轨道交通“零缝隙”接驳指引。
“大眼睛”的高精度扫描设备
道路裂缝无所遁形
近日,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城云巡” 智慧巡检系统登台亮相,展示了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巡检系统的巡检车,车顶配备被誉为“大眼睛”的高精度扫描设备。智慧巡检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已拥有30辆智能道路巡检车,每日可累计巡检道路近1600公里。
“大眼睛”可以识别道路上任何一个微小的病害,从裂缝到坑塘,车辆以80公里的速度下能识别看到5公分小的病害,定位出这个病害在什么位置,以前巡检时需要有压道车,以30公里速度跑,师傅都是人工去看,现在只需要一个师傅,一辆智能巡检车,一个“扫雷”设备,每天就能跑1500公里道路,搜集近3000条道路的病害信息。
数字技术赋能
内环高架景观提升
之前申城高架变身“空中花海”,是不是把大家美翻啦!其实在内环高架“年轻化”工程中,项目团队创新打造了智慧化的景观绿化系统。在高架防撞墙顶部,设有景观绿化安放槽和智慧灌溉系统,可根据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等数据自动为高架绿植浇灌。
高架沿口绿化
绿化滴灌泵站
智慧灌溉系统还可调整为定时喷灌、周期喷灌、手动喷灌等多种模式,由中控室实施统一调度管理,便于实现后期精细化灌溉和养护管理。新的智慧灌溉系统不仅有效降低了绿化养护的人力成本,更实现了节水、降碳、保护绿植的“三重目标”,真正把内环高架打造成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绿色秀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实际为准
部分来源:劳动报、文汇报、澎湃新闻、
久事公交、市道运中心、上海交通广播
编辑:徐清漪
精彩看点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