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终于为猪油“平反”了:被误解的健康食用油

猪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在过去也被称之为“国民食用油”,就是说在当时它是一种被中国人广泛食用的油。

然而,在现代人的饮食观念里,猪油一直处于“被嫌弃”的地位,甚至被认为是 一种不健康的食用油。

这主要是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西方营养学的涌入,猪油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人们纷纷抛弃了用了上千年的猪油,投向大豆油、菜籽油等精炼植物油的怀抱。


然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最新研究却为猪油“正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种传统油脂。

研究发现,猪油在抗肥胖和改善肠道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营养功效。与玉米油和菜籽油等植物油相比,食用猪油的小鼠体重更轻,脂肪沉积更少,血清胆固醇水平也显著更低。

这一结果颠覆了人们对动物脂肪的传统看法,表明猪油或许比部分植物油更契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猪油对肠道健康的积极作用尤其引人注目。研究人员利用测序技术发现,食用猪油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玉米油和菜籽油组。肠道菌群越丰富多样,通常意味着肠道环境越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猪油的小鼠体内有益菌更多,特别是乳杆菌科和毛螺菌科等有益菌群,这些菌群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调节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猪油对胆汁酸代谢也有调节作用。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产物,不仅参与脂肪消化吸收,还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食用猪油的小鼠体内初级胆汁酸如胆酸、鹅去氧胆酸和熊脱氧胆酸的水平显著高于玉米油和菜籽油组,而这些胆汁酸已被证实能够降低肥胖和炎症反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适量食用猪油能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肠道健康。

猪油的这些健康功效与其独特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子结构密不可分。猪油的脂肪酸比例相对平衡,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5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6%-4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18%,可能更能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这种特殊的分子构型与人乳脂肪高度相似,不仅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能促进其他营养素如矿物质的吸收。

最新研究还发现,sn-2位棕榈酸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肠道炎症的功效,进一步为猪油的健康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当然,猪油虽好,但食用时也需注意适量。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日猪油摄入量控制在30克左右。

猪油特别适合煎、炒等高温烹饪,因为它在高温下更稳定,不易氧化产生有害物质。

不过,猪油的食用还应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和饮食需求,科学合理地融入日常饮食中。

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肥胖者,应谨慎摄入猪油,因为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

总的来说,猪油并非“洪水猛兽”,它有着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我们应摒弃对猪油的偏见,在享受它带来的美味时,也要科学合理地食用。

你家还吃猪油吗?爱吃的朋友们,又可以放心的去购买猪板油来炼油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