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一天,韩先楚奉命来北京开会。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他遇到了同样过来开会的陈锡联。

见到对方后,他便忽然想起来几年前曾发生过的一件事。



随后他便大步走过去,直接拦在了对方的面前,并意味深长地笑道:陈大炮,别以为付了茶钱就不用请吃饭了……

两人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韩将军的话中又有怎样的深意?



相似的革命路

说起韩先楚与陈锡联两位将军,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数不胜数。

在战斗年代,他们都是各自部队里的翘楚,后来也都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荣誉称号。



并且在建国后,他们都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一职,被列入“任期最久的四大军区司令”,与许世友、杨得志将军齐名,足见两人军队经验的丰富。

原本年纪相仿的两人应该有一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但实际上,他们在战斗年代的交集并不多。



不过即便如此,两人依旧一见如故,战友情谊极深,在后来甚至到了不分你我的程度。

这其实与他们的出身以及相似的从军经历脱不开关系。

两人是湖北老乡,都出自于英雄县——红安县。或许是受环境的影响,两人都继承了红安人不服输,敢反抗的勇猛精神。



陈锡联出身贫苦,从小丧父,跟着母亲到处做苦工补贴家用,历经磨难与艰辛。

后来实在吃不饱饭了,他便偷偷来到了徐海东的游击队报名参了军,从此开始打地主、斗土豪,为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而奋战。

几年后,他被正式编入红军,成为了红一师的一名战士。



在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胆量。当时徐向前总指挥带着红一师出击平汉铁路。

号角声一吹响,陈锡联便奋勇当先,冲到了队伍最前面。在一番浴血奋战后,他成功抓住了敌人一个书记官,并缴获了一支派克钢笔。



战斗结束后,上级便给他取了一个“小钢炮”的称号,以此来称赞他打仗勇敢。

此后,陈锡联便成为了军中的骨干成员,一路披荆斩棘,带头冲锋。在鄂豫皖根据地以及开辟川陕苏区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与此同时,韩先楚也开始在红四方面军崭露头角。不过他的职位没有陈锡联高,在红军长征期间陈将军已经是师级干部了,而韩先楚仍旧只是个营长。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实力相差多大,纯粹是因为从军经历导致的。



韩将军同样出身农民家庭,他幼年丧母,姐姐为了养活家人被迫做了童养媳。在饱尝与亲人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后,韩先楚便对旧社会产生了痛恨之情。

这也塑造了他倔强不认输的性情。



在14岁时,他便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并参加了黄麻起义。细说起来,他比陈将军的革命经历还要早两年。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他便正式参军,开始跟随徐向前在鄂豫皖苏区战斗。

由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他开始受到上级重用,并先后被提拔为营长、团长等职。



然而,在部队转战川陕时,韩先楚奉命跟随徐海东将军留在根据地继续作战。

此后,他的职位便降为了红25军的一名副连长,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由于部队规模不大,到长征结束时,他的职位也一直都是营长。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在意过职位与名利。在此后的几年中,他便将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部队。

1934年,红25军进行长征,韩先楚多次担任冲锋突击、破阵歼敌、堵截追兵的战斗任务,为掩护部队主力顺利抵达陕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艰险的战斗经历

到了抗战时期,他又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的一名副团长,随部来到冀鲁豫边战斗。

此后他担任过旅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成为了八路军著名的抗日将领。



而陈锡联将军则在此期间担任了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等职,后来还被任命为了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等职。

可以说,这时两位将军的职位已经持平。



而到了解放时期,韩将军奉命来到东北作战。在此期间,他开始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并展现出了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显著军事才能。

后来他从东三省一路南下,最终排除万难,一举解放了海南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旋风司令”。



在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还特意指出韩先楚在解放战争中有功,工作人员这才将他从原定的中将提升到了上将。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便先后在福州、兰州担任大军区司令,一直坚守在祖国的边疆,深受主席重用。



而陈锡联将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也同样优秀,他跟随刘邓大军一路转战在敌人的腹地,打了无数场险仗、恶战。

从上党战役、挺进中原、淮海战役以及后来挺进大西南,陈锡联的部队次次担当急先锋的角色。他与王近山两人被称作“中野的两朵金花”。



在豫北战役中,他率部全歼了敌人的一个机械师,首创“以强胜弱”的模范战例,被上级号召全军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陆续在沈阳、北京担任大军区司令,一直为军队建设做着贡献。



综上所述,两位将军同样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正是因为相似的成长经历以及革命熏陶,让两人虽然并未直接共事,却能一见如故,视彼此为知己。



在建国之后,两位将军作为大军区司令,经常一同到北京开会,探讨部队发展,交换工作经验。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革命战友。

甚至后来两人已经熟悉到了彼此称呼外号的程度。



温情的相处故事

1974年的一天,韩先楚来到北京开会,中途又遇到了陈锡联。一见到老朋友,韩先楚顿时开心起来。

忽然,他想起了几年前发生过的一件事,随即便生出了逗逗对方的心思。



只见他大步上前,一把拦住对方道:陈大炮,你还欠我一顿饭呐,别以为付了茶钱就不用请吃饭了!

陈锡联听了他的话一愣,仔细想了想才明白他说的是怎么回事。他不由笑道:你太抠门了啊!几年前的事你竟然还记得!



原来几年前他们同样来北京开会。中途遇上了许世友将军,三人相谈甚欢,便坐在会场里喝起茶来。

那时为了节省国家开销,领导们在人民大会堂喝茶是需要交钱的。



于是三人在喝茶时都抢着付钱,最后还是陈锡联抢先一步买了单。韩先楚与许世友过意不去,便争着说晚上请大家吃饭。

后来到了饭桌上,韩先楚实在不好意思让许世友这个老前辈付钱,于是便趁他不注意偷偷结了账。



不过当时考虑到许将军喜欢喝酒,韩先楚还特意给他点了一瓶茅台。但在结账的时候可把他心疼坏了,一顿饭竟然花了他整整七块钱。

后来他一想才明白过来,陈锡联虽然花了两块钱的茶钱,却蹭了七块钱的晚饭。



之后他便一直记着这件事情,想着找个时间让对方请回来。表面上看他是“抠门”,实际上他只是想找个机会与老战友好好聚一聚。

于是到了1974年,他便旧事重提,非要陈锡联请自己吃饭。陈将军见到老朋友也很高兴,于是想也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能看出来那个年代的老革命家们不分你我,艰苦朴素的革命情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