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食物是人体内碘的主要来源
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
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
健康会受到影响
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科学家把碘缺乏
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
叫做碘缺乏病
本期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专科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岳江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关于碘的重要性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至关重要:
代谢调节:控制基础代谢率,影响能量消耗和体重。
生长发育:尤其对胎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起关键作用。
器官功能:维持心脏、肌肉、消化系统等正常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内约70%—80%的碘储存在甲状腺中,但总量仅为15—20毫克,需通过饮食持续补充。
碘缺乏的原因
地理环境因素:土壤和水中碘含量低的地区(如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农作物和饮用水含碘量不足。中国现状:过去碘缺乏病高发区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地,通过食盐加碘政策已大幅改善。
饮食结构问题:长期不吃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或未使用加碘盐。误区澄清:沿海地区居民若不常吃海产品,仍可能缺碘。
特殊人群需求增加:孕妇、哺乳期女性需额外补碘(胎儿和婴儿完全依赖母体供碘)。
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妇女和儿童这类重点人群最易遭受缺碘危害。
胎儿和儿童:出现克汀病(呆小症),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严重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迟缓。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成年人:出现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颈部变粗或变大,严重情况可因颈部肿块压迫气管、食道,引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碘缺乏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毛发稀疏、体力下降、疲劳、怕冷、嗜睡、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便秘等症状。孕妇如出现碘缺乏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等。
如何科学补碘?
优先选择加碘盐:每日摄入5克加碘盐(≈100—150μg碘),需要注意的是开封后碘盐袋需要密封避光保存,避免碘挥发。
膳食补充:每周吃1—2次海产品(如海带10克含碘约1000μg),或陆地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特殊人群需求: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每日需250μg碘(比常人高50%),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含碘营养素。婴幼儿如母乳喂养则依赖母亲碘摄入,配方奶粉中通常含碘。
禁忌与风险:甲亢患者、甲状腺炎急性期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长期过量(>600μg/天)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注意含碘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具体方法:
补充碘元素:摄入含碘食物或口服碘补充剂,如含碘盐、海带、紫菜、海鱼、海鲜等,以增加体内碘元素的摄入量。
饮食多样化: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和铁等有助于碘的吸收和利用。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含大量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碘元素的吸收。
药物治疗:对于碘缺乏症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碘剂进行治疗。常用的碘补充剂有碘化钾、碘化钠等。但是使用碘补充剂时需要谨慎,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调整。因为碘过量同样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于碘过敏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适用。
记者:汪婷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或由AI生成
编辑:陈梦玲(实习)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