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和他的时代”
开幕
还有
1 天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韶关市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州博物馆承办的“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和他的时代”展将在韶关市博物馆第二展厅开展。展览时间:2025年5月16日—2026年5月30日。
张九龄墓
1960年7月,为了防止盗掘和农事生产活动对张九龄墓葬的进一步破坏,做好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葬整体呈南北向,为砖石结构,平面呈“古”字形,由甬道、东西耳室和墓室三部分构成。弧方形穹隆顶。墓室四壁作壁画,甬道东壁存有侍女蟠桃图,墓室东壁存有青龙图。随葬出土器物三十三件,有陶罐、陶盆、陶砚、玉佩饰、铜镜以及墓志铭等。
张九龄墓是一座典型的关中形式与南方形式相结合的壁画墓。弧方形穹隆顶墓室是关中形制,而甬道中的耳室和棺床设于墓室中央以及壁画布局均为南方式样。
张九龄墓结构平面图和墓左壁结构纵剖图
同时出土张九龄墓志一合。志石长85、宽83、厚15厘米,盖长86.5、宽83、厚18厘米。盖上无字,仅在四核斜面上阴刻十二生肖。墓志铭文共二百七十 六字, 由张九龄同僚、中书侍郎徐安贞撰文,书者不详。 全文如下:
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公阴堂志铭并序:
太中大夫、守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东海县开国男徐安贞撰
公姓张氏,讳九龄。其先范阳人,四代祖因官居此地。公诞受正性,体于自然,五行之气均,九德之美具,才位所底,不亦宜欤。盖所阙者降年之数不延,苍生之望未足耳。源以秀才。没赠都督,历任典诏翰,居连率,自中书令而迁端右,凡十八徒焉。序乎官次,存乎事迹,列于中原之碑,备诸良史之笔矣 。公之生岁六十有三,以开元廿八年五月薨,廿九年三月三日迁窆于此。韶江环浸,浈山隐起,形胜之地,灵域在焉,神其安之,用永终古。呜呼!嗣子拯号诉罔逮,而谋远图,刻他山之石,志于玄室,人非谷变,知我公之墓于斯。铭曰:
龟筮从兮宅其吉,山盘踞兮土坚实;
呜呼相国君之墓,与气运而齐毕。
张九龄墓志拓片
节选自:1961年《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
“征文”与投稿?
我们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与艺术、收藏、历史研究相关的原创思想观点、有独特视角的学术见解,所以特别开放原创内容投稿通道。尤欢迎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文字精炼、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务求恪守学术道德,谢绝一稿多发。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馆开放时间
深圳:升级改造,暂不开放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闭馆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大道1377号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三楼
东莞市松山湖礼智路1号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电话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