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走天涯,是多少人梦想的旅程。

可外出游玩,也要注意安全,尤其到了高海拔地区,有时候一个错误操作,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就如这位39岁的游客,去四姑娘山游玩,青春却被永久定格,看了让人悲伤。



到底怎么回事呢?

01

这位男子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他跟3位朋友约好自驾游,来到四姑娘山,这里海拔3360米,也不算太高。

不过到了地方,他就感觉到不舒服了。

同行的人认为他缺氧,就带着他来到附近的卫生所吸氧,经过休息,他感觉稍微好点,也就回到旅店休息。



第二天,同行朋友出去游玩,他由于身体不适,留在了旅店。

本以为休息一下,身体就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可明显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了。

眼看他脸色变白,走路都费劲,同伴也不敢轻视了,打了一辆顺风车,想把他送到成都的医院。



接到单子的司机,也是为了节约点路费,刚好他要回成都,就提出不接别人了,只接他们,他们只要承担一下高速费就行。

不过他们好像不愿意,司机也就不计较,想着能省一点费用就好,又不是为挣钱,就在约定地点去接他们。



到了地方,司机看到一个男子被人搀扶着出来,看上去有气无力的样子。

根据他的经验,对方是典型的高原肺水肿的症状,就提出别去成都了,因为去成都的路程中会爬山,对男子来说不合适。

以他的身体状况,最好迅速去低海拔的地方,这样或许能缓解一下症状。

同伴中有个女子,还不是很愿意,她就想把他送到成都的医院。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高原反应的厉害,见他们坚持要去成都,司机还是觉得不行,并极力劝阻。

02

司机告诉他们,男子情况已经不太好了,要是不能立刻得到救治,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

同行的人这才答应,让司机送去附近的医院,一路上,司机加足马力,只用了5分钟,就把男子和同伴送到了1.3公里远的卫生所。



由于男子体重偏胖,卫生所的人费了很大劲,才把他抬到担架上,并且立即进行了抢救。

司机本可以离开,但见只有一个女子陪同,就没有走,也在一旁等情况,他想等男子没事了,再放心离开。

谁也没想到,男子情况太不好了,医生下了病危通知,经过抢救,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同行的另两个男子也赶过来了,在他们的叙述中,司机发现,男子原本有3次活下来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是不要洗澡。

男子到了四姑娘山后,就洗了澡,并且穿得有点少。



经常旅游的人知道,到了高海拔的地方尽量别洗澡,原因很简单,洗澡容易感冒,而感冒就会咳嗽,在高海拔的地方是很危险的。

第二次机会,及时回到低海拔地区。

男子有缺氧症状,医生已经提醒回低海拔地区,可他没放在心上。



还以为只要缓一缓,休息一下就没事,正是他坚持留在四姑娘山,才导致身体越来越差。

第三次机会,是不要拖延。

男子已经感觉很不舒服了,要是能足够重视,就算打专车多花点钱,也能早点得到救治。

可他为了省钱,还在等顺风车,甚至还要讨价还价,殊不知,生命无价,一再拖延下,也失去了救助的最佳时机。

03

评论区很多人留言,都在为男子感到可惜。

他才39岁啊,正当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出来旅个游,就丢失了生命,让家里人怎么能接受?



人对生命真的要有敬畏之心,到了高海拔的环境,要是遇到不舒服,一定不要硬扛着,早点就医很有必要。

有的人总喜欢说,来都来了,要是不往上走,就白来一趟。

事实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有一个好身体,才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何必一定要在某个地方执着呢?

这位司机很聪明,他的随机应变,也保住了自己的平安。



试想,要是他听了游客的安排,真带着他去成都,可能都扛不了多长时间,人就会在车上走,真要这样,他可怎么办啊?

出门在外,遇到事情一定要灵活一些,不要太执着,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认清自己的极限很重要。



真正的户外精神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学会保持谦卑。

你要知道,每一次安全归来,其实都是大自然给予的额外馈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