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出门旅游得掂量自己身体咋样,要是感觉吃不消,千万别硬扛,5 月 10 日,一个 39 岁的男的去四姑娘山玩,没想到因为高原反应太严重,最后丢了性命。
人没了以后,给这游客瞧病的医院说,头一天就劝他赶紧回海拔低的地方,送他去医院的顺风车师傅也直叹气,说那会儿游客都得了高原肺水肿,情况特别凶险。
这事在网上吵翻了天,好多网友都在说,这个游客和他同行的人根本不懂基本的医疗常识,就是因为啥也不懂才没及时去看病。
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这样的?要是以后打算去高海拔地区旅游,出发前到底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高原不是说走就走的“打卡地”
你可能以为39岁正当壮年,又平时锻炼、没啥慢性病,身体倍儿棒,一趟国内的短途旅行能出啥岔子?
可偏偏现实往往不给人留情面,最近这起四姑娘山的意外,就是一记响亮的提醒:高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地儿。
四姑娘山风景的确美得不像话,雪山、云海、草原、藏寨,随手一拍都是刷爆朋友圈的“大片”,但越是这种看起来浪漫仙气的地方,背后藏着的风险,往往更容易被人低估。
这位39岁的男子跟朋友结伴进山,本来是一次轻松的自驾旅行,谁也没想到竟成了最后一程,事情发生得很快:车刚到达海拔3200米的镇子,人还没缓过劲儿来,就进了客栈洗热水澡。
听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却成了压垮身体的导火索,因为热水澡看似舒服,其实会让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这对刚到高原、身体还没适应稀薄空气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一瞬间身体一下子需要大量氧气,可血液里的氧气根本不够用,这就出问题了,更要命的是,他洗完澡后没多穿点衣服保暖。
要知道高原夜里是真冷,尤其是山里,温差大,寒气一钻进身体,免疫力瞬间掉底,你原本还在跟缺氧硬抗,这时候再加个受凉感冒的Buff,高原反应分分钟就能把人打趴下。
很多人第一次进高原都会忽略一个关键:“适应”不是听说一下就完了,是一步步做出来的,刚上高原,哪怕你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舒服也不能大意。
喝点葡萄糖、多喝水、注意保暖、慢慢活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才是保命的关键。
高反不是感冒,错过黄金时间就是生死线
这事最让人揪心的不只是意外的发生,而是早有人拉过警报,可惜没人真正当回事,这位39岁的男子刚到高原,身体就已经开始报警了,他咳嗽,呼吸不太顺,但朋友们一看也没太紧张。
高原谁上来都有点不良反应,大家也都或多或少有点头晕、胸闷、睡不着,太正常不过了,所以他们就随便吸了点氧,想着撑一撑就过去了。
但真不是所有“难受”都能靠扛过去的,他不是普通感冒,而是高原肺水肿,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它是高原病里最凶险的一种,进展快、致死率高。
初期症状就跟感冒一模一样:咳嗽、乏力、没精神,谁都容易混淆,但一旦拖下去,病情恶化的速度是以小时计算的,真不是你想“观察观察”就能熬过去的。
当地医生其实一眼就看出来了情况严重,立马建议他赶紧下撤到低海拔,这是抢救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真正有效的办法,可惜这时候他和朋友们没把这事当“非走不可”,而是当成“建议参考”。
想想也能理解:好不容易来了,行程刚开始,景点还没拍够,谁甘心掉头往回走?
加上医生也没下死命令,朋友们也觉得“再看看吧”,就这样他们决定继续待在3200米的高原上“观察”,但你说这观察是图啥?
病情已经很明显了,身体都在崩溃了,还“观察”个什么,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在那一刻拍板:别犹豫了,命要紧,马上下山!
高原肺水肿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看起来不吓人”,但等你真正意识到呼吸困难、咳粉红泡沫痰、意识开始模糊时,已经是深水区了,能不能救回来就要看命了。
那一刻,如果他们听了医生的劝,哪怕直接打道回府,也许就是另一个结局,但现实就是:高原上每耽误一个小时,生还的希望就少一分,这个道理,很多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终于明白。
为几十块钱耽误命
这场旅程真正压垮人的,不是山,不是高原反应,而是最后那个致命的犹豫,人都已经不行了,他们居然还在和顺风车司机讨价还价,纠结高速费该不该多付点。
司机一看病人的状态,立马就意识到事态严重——脸色发紫、喘不上气,这是要命的病,还要翻更高的巴朗山去成都,那根本就是拿命开玩笑!
司机急了,一直劝:“别折腾了,去最近的镇医院先抢救”,可对方却还在犹豫,说成都医院条件更好,顺风车会不会临时涨价、坑人,在这个时候还在算计几百块、甚至几十块钱,结果就是命耽误了。
这一折腾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等他们终于抵达镇医院,医生一查:人已经没有心跳和脉搏了,哪怕医护团队拼命抢救,整整一个小时还是没能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其实从最开始那点咳嗽到最后失去生命,中间有太多“如果”,如果刚上高原时注意保暖,如果洗澡那晚多穿点,如果第一时间听医生建议撤下山。
如果上车就直奔最近医院,如果在危急时刻不为几十块钱犹豫,哪怕只做对一件事,可能都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很多人死在山里,不是因为山太高,而是因为认知太低,决断太慢,命悬一线的时候,别想着省钱,更别想着“等等再看”,高原的病,变化比你想象得还快,没留给你“试试看”的余地。
不是要责怪谁,而是现实太骨感,一条人命在关键时刻,也许就栽在“成都医院看起来更靠谱”“顺风车是不是宰人”这样的想法上。
记住一句话:命在眼前,别跟几十块钱较劲,别拿时间赌命,听医生的比啥都重要。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男子在四姑娘山镇发生高反不幸去世 顺风车司机:同行者称他到达第一天已感不适
大河报:一游客因高反身亡?同行人:“他第一天洗了澡”,四姑娘山镇卫生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