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昭鹏在车上对同学进行心肺复苏 视频截图
“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5月10日,山东烟台一名职教高考考生姜昭鹏,在赶考途中面对同行同学突发心梗、心脏骤停,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放弃考试,利用急救知识展开救援。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引发关注,大家纷纷为姜昭鹏的善良与担当点赞,同时也对他错过考试感到惋惜,“情况特殊能否增加一次补考”成为公众热议焦点 。
就在刚刚,好消息传来!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某参加考试。
这一决定,让无数人看到了规则之外的温情,也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中,姜昭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善良与担当。当同学生命垂危,他没有丝毫犹豫,争分夺秒抢抓急救黄金时间,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在他心中,同学的生命远比一场考试重要。
而网约车司机王涛,同样令人敬佩。他一边安抚学生,一边联系交警,连闯6个红灯,将15分钟的行程压缩到7分钟,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他们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姜昭鹏放弃考试救人,王涛冒险闯红灯送医,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最美好的一面。
姜昭鹏错过考试的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呼吁为他安排补考,认为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大家的关注与呼吁,体现了社会对善良与正义的追求。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迅速回应,决定启用副题安排姜昭鹏考试,这一决定,既体现了对规则的尊重,也展现了教育的温度。它让我们看到,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在坚守公平的同时,也能兼顾特殊情况,给予善良与担当应有的回报。
这一事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姜昭鹏在危急时刻的选择,正是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善良、担当、尊重生命,这些品质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而教育部门的决定,则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人性的关怀,对正能量的弘扬。它让学生们明白,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也要坚守善良与正义,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山东考生救人错过高考,官方启用副题安排考试,这不仅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公开课。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感受到了规则的温度,也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
愿这样的温暖与美好,在社会中不断传递,让更多的人勇敢地选择善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