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时期有太多的生离死别,许多人失去亲人,女人失去丈夫,父母失去子女,这种不幸的事落到了开国少将何德庆的身世,他仅有的两个儿子先后丢失在战火中。
何德庆将军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他在14岁时加入了红军,两年后入了党,一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在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大功,也先后丢失了两个儿子。
在抗日战火之中,何德庆是129师358旅宣传队的队长,在部队里有一位叫阎玉珍的女医生,她勇敢不怕牺牲,救护伤员很及时,成为许多战士们心目中的“救护神”。
像阎玉珍这样优秀的女子追求的人自然非常多,何德庆只是其中之一,在众多的追求者之中何德庆官不是最大的,也不是长得最英俊的,不过阎玉珍还是选择了。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何德庆正在师部学习,来不及看孩子一眼,阎玉珍一个独自带着孩子,还有照顾伤员,也为附近的村民治病,甚至还有参加前线的抢救工作。
有时候游击队出去执行任务,阎玉珍也会跟随一起,当时日军对根据地扫荡的很频繁,部队也经常需要隐藏和转移,带着一个婴儿实在是不方便,孩子的啼哭声也容易暴露目标。
为了安全起见,阎玉珍把长子何晋中托付给了一个八路军家属,当时就在山西榆社县侯木村,何德庆一次还没有见过孩子,在孩子寄养到1岁时,阎玉珍来看过一次,后来部队越大越远,就失散了。
在抗日胜利后,何德庆也顾不上找孩子,在解放战争爆发后,就更没有机会找孩子了,中原突围时,何德庆打仗非常勇猛,身为团政委的他总是冲在部队的最前面。
1947年,部队挺进大别山,何德庆因战功被提升为第7旅的副旅长,在何德庆立下战功的背后,却是二儿子的丢失,部队在转战鄂西时,阎玉珍在一个老乡的牛棚里生下了二儿子何华中。
当时条件简陋,是警卫员脱下棉衣包裹着孩子,把孩子放在竹篮里带着行军,为了孩子安全,阎玉珍再次把孩子托付给了山沟的一户人家,几天后副司令员带上两个班去接回孩子。
没想到回来的路上碰见了敌人,战斗中孩子遗失了,也是这孩子命大,被敌人的一个士兵捡起来卖掉了,几次转手一直卖到了河南邓县,一直到渡江战役前夕,阎玉珍才找回二儿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何德庆活捉了黄维,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在1955年时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始终没忘记寻找儿子,一直到1984年,他才找到失散40多年的儿子何晋中,1993年,何德庆病逝,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