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末年的大舞台上,脱脱堪称“最矛盾”的顶流人物:他既是修史、治水能臣,又是引爆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他一生忠于君王,却被君王一纸诏令送上绝路。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元末第一背锅侠”的魔幻人生。

一、大义灭亲:从“权二代”到“反骨仔”:

脱脱是一位妥妥的“权二代”:他出生于蒙古贵族家庭,父亲马札儿台和伯父伯颜都是元朝重臣。

马札儿台早年即跟随元武宗和元仁宗,他为人恭谨,办事通达,深受元朝君主的信任和喜爱,先后担任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朝廷曾经想给马札儿台晋爵封王,但是被他以哥哥伯颜已经封王拒绝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太保,分管枢密院,负责北部边疆守卫。


伯颜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历史上,马札儿台的哥哥伯颜名声更响亮,影响也更大。元文宗和元顺帝时期,因为拥立有功,伯颜相继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中书右丞相、大丞相等要职,先后被封为浚宁王和秦王。随着地位不断提升,伯颜越来越表现出独断专权的一面,他为人行事毫无忌讳,甚至因为私怨擅自处决了郯王彻彻秃,让当时的元顺帝忌惮不已。

脱脱从小在伯父伯颜家长大,到伯颜专权时期他已经长大成人,并在朝廷担任御史大夫。看到伯父专权以及君主对他的忌惮,脱脱内心畏惧不已,生怕有朝一日会受到伯父的牵连。

为了自保以及保全家族,脱脱决定协助朝廷打压伯颜,终于趁伯颜外出打猎的机会将他驱逐出朝廷,贬往河南任职。不久,伯颜就病死于赴任途中。

伯颜被除去后,马札儿台被任命为太师、中书右丞相,脱脱则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担任御史大夫。


脱脱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一门三权贵,堪称元朝之最。

二、对付父亲,他也是个狠人

马札儿台升任为中书右丞相后,很快就表现出热衷于经商敛财的一面,这让脱脱十分不安。于是再一次,脱脱对父亲采取措施:他让参政大臣弹劾马札儿台。在脱脱的运作下,马札儿台在丞相任上只待了半年多时间,就以身体有病为由被迫辞职。

相继扳倒伯父和父亲后,脱脱就任中书右丞相,掌管元朝军国大事。这一年,脱脱不过28岁。

年轻的脱脱雄心勃勃,他一改伯父在任时的弊政,推行一系列新政,包括: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吸引汉人读书入仕;开经筵,对皇帝进行传统经史教育;编修辽、金、宋三朝史书;整顿吏治,以及进行一系列财政改革、治理河患等等。

脱脱这些举措为自己赢得了贤相的美名,《元史·脱脱传》记载:“中外翕然称为贤相。”

脱脱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加强文治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尤其是他主持修撰《宋史》、《辽史》和《金史》,开创了多民族史学家合作修史先例。但是,脱脱为解决财政危机推行的政策却适得其反,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十倍不止,社会反响十分恶劣。

治理河患方面贻害尤大:为治河强征15万民工,虽堵住决口,却因官员贪腐、强征民力而使民怨极大,白莲教主韩山童趁机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直接点燃元末起义。


元末红巾军,图源网络

脱脱先后铲除伯父、父亲两位至亲,推行一系列新政,其初心无非是使元朝更加强大,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反倒为元朝的覆灭点燃导火索,评价他“越努力,帝国死得越快。”似乎并不过分。

三、结局:老板猜忌+同事背刺,打工人实惨

脱脱的结局并不比他的伯父和父亲更好,导致他最终结局的就是当时君主,史称“元顺帝”的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早年经历了伯颜专权,脱脱担任丞相后又倚重脱脱,看到脱脱的权势与威望与日俱增,他对这位重臣既有依赖又心生恐惧。

1354年九月,脱脱奉旨出师南征高邮,就在他大败敌军、即将剿灭张士诚之时,元顺帝竟然听信谗言,担心脱脱会成为伯颜第二,于是临阵下诏让脱脱交出兵权,然后削其官爵,即时安置淮安。

诏令一出,元军将士激愤之余人心涣散,不久即不战自溃。正是高邮一战之后,各路农民起义军规模达至高潮,加速了元朝的覆灭之势。


元顺帝画像,图源网络

脱脱被贬谪到淮安,陷害他的对手哈麻却仍然觉得不解恨,于是继续上书列举脱脱和他弟弟的罪过,致使脱脱再次被贬往云南大理,他的弟弟也先帖木儿流放四川碉门,脱脱的两个儿子也都被流放,家产全部没收。

值得一提的是,脱脱虽然被流放,可是在地方官员看来却仍然极具魅力。脱脱到达大理腾冲后,当地知府高惠接见了他,竟然直接提议要把女儿嫁给他,并承诺给他修筑房屋,这样即使有人想加害他也可保无虞。

面对这样的提议,脱脱十分理智地拒绝了,他说道:“我是罪人,怎么能奢望有这样的待遇呢!”

高惠十分记恨脱脱的拒绝,于是在收到朝廷诏令后,派人押送脱脱到贬谪地,然后出动铁甲军对他严加看管。


脱脱画像,图源网络

1356年,哈麻派使者假传圣旨,命令脱脱饮鸩自尽。脱脱受命而死,时年42岁。

结语

《元史》对脱脱给出高度评价,赞扬他

仪状雄伟,颀然出于千百人中,而器宏识远,莫测其蕴。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

脱脱死后,监察御史张冲、圣奴、也先等人相继为他上书鸣冤,认为“设使脱脱不死,安得天下有今日之乱哉?”请求为他昭雪,归还家产,善待并任用他的两个儿子。

只是此时,元朝已经自身难保,朝廷除了恢复他的官爵、归还家产之外,已经不能再为他做得更多。

细读脱脱的故事,简直像极了现代职场中的“卷王困境”:明明在拼命加班、推进项目进展,可是却因老板猜忌、同事内斗,最终沦为背锅侠。他的悲剧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烂尾楼里搞装修,因为这样越努力,就会塌得越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