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创新探索“刚性约束+柔性引导”模式,通过制度筑基、文化浸润、榜样示范的“三重奏”,让婚丧嫁娶回归“礼轻情重”本质,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打造了鲜活样本。
制度筑牢“硬规矩”,为陈规陋习戴上“紧箍咒”。歪子镇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准则转化为可量化、可监督的“硬指标”。马渠湖村借助“四议两公开”严格程序,明确把彩礼上限、宴席规模等写入村规民约,并张榜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同时,全镇22个村纷纷成立红白理事会,构建起婚丧嫁娶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公示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理事会成员主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政策,对可能超标的宴席及时劝导简化。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不仅会记录在村民信用档案,还与惠民政策落实、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有效推动村民从“被动遵守”向“主动维护”转变。
文化浸润与榜样示范双管齐下,凝聚移风易俗强大合力。歪子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村民情感共鸣,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推着走”到“群众跟着走”的转变。棉花庄村创新实施“文明实践积分制”,村民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善行义举均可存入“道德存折”,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村民张大妈悉心照料患病婆婆,凭借这一善举获评“最美儿媳”,其家庭积分更是位居全村榜首,成为邻里争相效仿的榜样。
“刚柔并济”治理模式成效显著。据悉,歪子镇已涌现“星级文明户”200余户,平均彩礼从10万元降至3万至5万元,降幅超60%。这一实践充分证明,移风易俗不能仅靠“一纸禁令”,也绝非“一阵风”就能完成,唯有以制度刚性筑牢底线,以文化柔性浸润人心,以榜样力量激发共鸣,方能久久为功。
据介绍,歪子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推动文明新风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乡风文明”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图/杜明 贺韫旖)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