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27岁的孙嘉瑞身着退役军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床边的血液循环分离机正嗡嗡运作……历时4个半小时,孙嘉瑞成功捐献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13岁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他成为扬州市首例本地采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扬州大学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生。
孙嘉瑞目前是扬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他平时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乡村支教等志愿公益活动。本科期间,在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中,他主动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今年3月中旬,他接到了扬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得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接到电话,我既兴奋又激动。如果我的一点点付出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让一个家庭从绝望中获得希望,那就是有意义的。”孙嘉瑞说。
▲图:孙嘉瑞
为确保捐献工作的顺利进行,孙嘉瑞开始调整饮食习惯,严格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让自己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5月7日起,孙嘉瑞连续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动员剂注射,促使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入院进行高分辨检测、体检、注射动员剂……每向前走一步,他的心中便多一份坚定。
采集当天,扬州大学副校长蔡颖蔚前往捐献现场慰问,叮嘱他要好好休息,调理好身体。她对孙嘉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和所展现出的责任担当表示肯定和赞扬,希望他把这种志愿精神带给更多的学弟学妹,鼓舞和感动更多的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明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