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拟入选名单,为老年人及相关机构选购产品提供了参照,也让智慧健康养老行业有了对标对表的范本。

当前,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是不可回避的课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种类更加丰富。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为6万亿元。此次发布的推广目录拟入选名单中,有智慧健康管理产品、智能辅助器具、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也有“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等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应用,为老年人带来了智慧健康养老的新体验,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舒适、安心。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需紧扣“适老化”这一关键词,在老年人多种身心需求、社会多方力量共同编织的经纬网中找准定位,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经济特点以及健康需求。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在追求功能升级的同时,要关照老年人视力、听力衰退等生理特点和受教育水平有限等现实情况,适度降低使用门槛。一方面,借助老年大学、街道(乡镇)、居(村)委会等渠道进行宣传推介,引导帮助老年人亲身体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提升“数字素养”;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研发上,更加注重可操作性、简便性、包容性,提升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人机交互体验。

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健康养老的福利,需要通过政府补贴、医保报销、企业让利等举措,促进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买得起、用得起相关产品和服务。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财政局发文称,对养老服务机构购买符合要求的老年用品产品提供补贴;部分城市将某款支持动态血压监测的智能手表纳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有利于提振智慧健康养老消费,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需要维护,情感需求也应该得到关注。根据《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我国23.76%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在情感陪伴、认知功能训练、互动娱乐等方面,养老产品和服务可通过应用智慧化手段,照亮老年人的心灵世界。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问题待解。健全完善产品与服务标准及检测体系,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探索健康数据的授权共享……发展路上,适老化是指示牌。只有适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才能真正惠老。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孙惠(媒体人)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2ENL58F】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