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南京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启动活动在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南京市残疾人托养和喘息服务政策发布。南京残联、民政、财政三部门联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率先尝试利用养老机构现有床位资源收住重度残疾人,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或其他照护机构。此项政策为全国首创。南京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乐松介绍:“推进养老机构承接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收住16到59周岁重度残疾人,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机构予以补贴。“依老养残”家庭内低保、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人每年可入住养老机构20天,按照每人每天150元、全年3000元标准给予机构补贴。”
现场,南京市残联部门还解读了《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南京市残疾人基本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等政策。
面向孤独症儿童,南京市残联联合卫健、教育、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开展“六大行动”共计20项活动,搭建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关爱支持体系;今年的目录清单,则在去年基础上新增了6个服务项目,包括上门评残、喘息服务和残疾大学生的学费补助。南京残联办公室工作人员严岳松告诉记者:“主要是为在省外高校和省内部属高校就读的残疾大学生提供一个学费补助。具体的补助标准是在大专和本科的大学生,每学年的补助不超过8000元,然后研究生每学年补助是不超过12000元。”
新闻广播部 记者/徐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