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是勇往直前,是百折不挠,更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力量。”站在大渡河畔,安顺场镇的涛声依旧,仿佛与90年前红军战士的呐喊遥相呼应。5月13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走进雅安市石棉县,在这片被红色基因浸润的土地上,感受代代相传的奋进力量。


“父亲常说,所有的功绩都属于革命事业,自己只是一名幸存的老战士。”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内,红军李聚奎之子李生雨回忆道。他说,红军精神如同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不畏艰难、信念坚定的精神应当代代传承下去。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运用VR技术还原了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17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渡河的英勇事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观众得以更直观地了解这段革命历史。


近年来,石棉县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了红色研学线路和精品课程,吸引了省内多所中小学校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帮助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我们的长征就是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石棉县七一中学学生表示红军精神激励着他们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奋进。七一中学教师王明海表示,石棉县开展了系列弘扬长征精神的读书宣讲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责任。


红军精神不仅指引着教育发展,更成为当地企业创新突破的动力源泉。“红军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我们企业突破技术困难的动力,也是每个企业人的榜样!”在石棉县小水工业园区,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李林富说到,红军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着企业不断突破创新,通过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凭借其在功能性碳酸钙复合粉体新材料领域的深耕细作,不仅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个荣誉的获得者,更在2024年获得了雅安市第二届质量奖。


从大渡河畔的红色记忆到校园课堂的思政教育,从企业的创新发展到青少年的成长成才,红军精神在石棉这片热土上焕发着新的时代光芒。通过持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石棉县正将革命先辈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