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长征是我国历史上的壮丽的诗篇,长征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难险阻。
然而有一场比飞夺泸定桥还凶险的战役,聂帅在提及此战时都表示,如果没有毛主席的果断和高瞻远瞩,那么当时这场战役很有可能就失败了,恐怕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那么这是哪场战役呢?
在这场战役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险腊子口
1935年9月,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们在战胜了雪山和草地之后,已是人困马乏,不少战士永远地留在了征途上。
就算如此,我们的战士们依然不能停歇,因为,随时要面对敌人的攻击。
由于长征让我军损失惨重,导致我军在之前制定好的计划难以执行下去。
于是,经过高层们的再三斟酌,一致认为,此时在陕甘地区建立根据地,不是很好的选择,反而应该继续北上,用我们老传统的游击战,来建立新的根据地。
战略方针有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进路。虽然看起来有三条路,但是无论从哪一条路走,似乎都是绝路。
第一条路,就是直接穿过腊子口地区,然后一路北上,向着陕北前进
腊子口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个险要关隘。两侧的悬崖峭壁,垂直于地面的,关口整体是上宽下窄的布局,上面的宽度有30米左右,但是下面只有短短七米。
在悬崖中间就是腊子河,不仅水流湍急,而且深不见底,从河上面渡过去,那是极其困难的。
那儿只有一个横穿悬崖的吊桥,想要穿过腊子口,就必须要在这吊桥上打败死守的敌人。
第二条路就是顺着白龙江的方向向下行进
但是这条路的前方就是胡宗南的主力部队,以我军当时的状况,和这支部队正面交战是根本不可能的,恐怕都会全军覆没。
第三条路就是向西绕过青海等地,穿过那个著名的魔鬼无人区,最后再朝着陕北的方向前进。
要想通过这条路,我军必须有足够的物资补给。但是我军当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补给,如果再这样长途跋涉的话,战士们的身体很快就会被拖垮,到那个时候,等待我军的估计也是绝路一条。
就在大家难以抉择之时,伟人当机立断,决定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穿过这天险腊子口,从此处突破,可能是我军最大的一条生路。
我军的动向,很快就被敌人知晓,而蒋介石也非常担心他的计划再次失败,所以想要一举将我军消灭在这最后一道关口。
于是命令14师的鲁大昌直接调两个营堵在了腊子口吊桥处。不仅在外围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还修筑了无数个防御工事和碉堡,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很显然这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就是,胡宗南已集结部队,正在向着腊子口全速前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插翅都难飞的绝境。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他们的堵截精力都放在了腊子口木桥,将半路堵截我军的任务交给了当地的藏族土司,即使不能将我军歼灭,至少也给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但他们的小聪明,不仅没有制造麻烦,还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个藏族土司是一个有抱负且明事理的人,他不仅没有理会鲁大昌的命令,反而命令他们的部队不允许攻击我们,还为了我军能加快速度,派人一路上修桥补路,还补给我们20万斤小麦。
让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藏族土司还会给我们出谋划策,帮助我们直接绕过敌军,让我们直接来到河谷谷口守军的前面,当敌人的哨兵发现自己的前后都有我军战士的时候,立即撤退了。
虽然眼下的危机已经暂时解除,可是腊子口的驻军已达三个营,单单一个腊子口就已经很吃力了,再面对如此之多的敌人,我们的将士们该怎么办?
毛主席的果断
面对这天险腊子口,这一战的难度可想而知,将领们都在为如何打好这场战役而感到发愁,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毛主席亲自来到了前线指挥作战并下达了严令,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必须在三天之内拿下腊子口。
紧接着,针对这一次的作战进行了研究部署,既然腊子口的关口小,那就选择一支精英部队作为开路先锋。经过商量,这个重任落在了红一团红四团身上,让他们担任这次任务的先锋部队。
因为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威名赫赫,从武昌起义便开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长征路上数次为红军部队保驾护航,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生命通道战功无数,可谓是我军的一支王牌军。
现在的团长王开湘更是勇猛,曾经用一把斧头就和敌人展开了搏斗。
因此,这艰难的一战,他们再次临危受命。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收到命令后激动万分,立下军令状,表示坚决不会辜负党的期望,一定在三天内拿下腊子口。
王开湘
他们在接到命令之后,团长王开湘立即与聂荣臻等人前往最前沿进行查探,熟悉当地的地形,希望能够制定出完善的作战计划,尽力减少伤亡。
可就在红四团看到腊子口地理位置的时候,也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过桥之后有几十米的开阔地带,但是这正是敌人的阴谋,敌人早就在对面安排好了严密的防御工事,他们就是想让我军一头扎入他们的陷阱当中。
等到我军战士过去之后,他们就可以在后面的碉堡群展开猛烈攻击,在这个区域中,敌人整整驻扎了一个机枪排,单重机枪就有四挺。
到那个时候,战士们就都成了敌人的活靶子,根本无退路可言。而且河岸的两侧还有敌人设置的两个营地,敌人害怕我军打他们的物资库,直接把他们放在了营地的后方,这样就可以确保安全。
这种情况对我军非常不利,甚至有人说,这种地形恐怕只有鸟才能飞过去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腊子口真是名副其实的天险啊。
如果我们想要通过腊子口,就必须要通过那个被四挺重机枪把守的小木桥,除非我们有空军。
时间紧迫,必须尽快下达作战部署。聂荣臻在下达具体作战命令的时候,整个人的神情非常严肃。
聂荣臻
他向众人说明了这次作战的凶险程度,以及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若是能够在三天内攻下腊子口,那么我军北上之路就可以成功进行,若是战败,那后果将是不可想象。
即使是这样的危险时刻,我军战士也没有一个退缩,只要是上级领导下达的命令,他们就会拼尽全力向前冲,哪怕是牺牲生命。
经过王开湘等人的慎重研究,制定了一个较为缜密的计划。
首先由二营担任先遣部队,承担主攻任务,因为他们丰富的作战经验,组织对他们的作战能力还是充满信心的。
当二营的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更是不敢有任何的放松,视死如归。组织上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必然是对他们的信任,那自己一定不会让全军失望。
聂荣臻在看着战士们不断上涨士气,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增添了更多的信心。
英勇战士云贵川
腊子口一战开局可谓是损失惨重,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苗族战士如天降神兵,凭借自己的一项特殊技能,成功扭转了整个战局。
为了抢占先机,在所有的作战任务部署完成后,就决定在当天晚上就正式发起进攻。
在作战前,二师的师长进行了最后的动员,他大声告诉我军战士们,一定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既然组织上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你们,那就必须要把这场仗打得足够漂亮。
正是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间,所有的战士都情绪高昂,恨不得立即就上阵杀敌。
这场腊子口战役就彻底打响了,红色团的一营率先开始了攻击,二营则负责在后面掩护。
但是整个隘口本就狭窄,对面又有敌人居高临下的火力扫射,战士们寸步难行。而且敌人非常狡猾,他们都不动声色地躲在碉堡里面,当我军战士们走到近处才开枪扫射。
战斗持续一下午之后,我军损失惨重,很多战士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之下身受重伤,还有的战士直接掉入了腊子河中,最后被水流冲走。
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战士们的仇恨涌上心头,开始无所畏惧地朝着敌人展开冲锋。
后面我军又主动发起了几次进攻,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整个战斗要比想象的艰难得多。开局的失利让战士们不得不暂时停止,团长和政委也亲自来到了前线勘察敌情。
伟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焦急万分,立即来到了腊子口附近的一个村庄里面,开始进行远程指挥。
他告诉前线的将领,如果在天亮的时候还不能够拿下腊子口,那我军的所有行动就会暴露无遗,到时候敌人的增援部队一到,恐怕我军再无成功的可能,说不定只能再次回到草地上了。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红四团专程把部队里面的十几种轻重型武器都搬到了作战前线,但是仍然挡不住敌人的猛烈炮火。
面对这种局面,上级只能先让战士们全部撤回进行休整。与此同时,几位将领试图再想其他办法对抗敌军。
但很快我们就找到了敌人的两个弱点,第一:敌人的碉堡坚固无比,但是没有顶盖的,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漏洞之一。第二,敌人并没有在两岸的崖壁之上设置防守部队
其实,敌人的碉堡没有顶盖是没错的,因为碉堡建在半山腰,距离河岸足足几十米的距离,就算最擅长投掷手榴弹的战士,也无法将手榴弹扔过去。
就是因为有这个因素,敌人才偷懒,没有把顶盖建上,但这也完美成为我军的一个突破口。
袭击碉堡的办法就是在两岸的崖壁上向着碉堡袭击,靠着空中的火力压制,配合正面的强攻击溃敌人。
但是不幸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登上近乎90度垂直的崖壁。想要登上七八十米高的几乎垂直于地面的崖壁,这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感觉无望的时候,一个苗族的战士自告奋勇说自己可以攀爬上去。
大家都不知道他真实的名字,因为是在贵州时加入队伍的,所以大家都叫他云贵川,之前在强渡大渡河的时候,他就是先遣队的勇士之一。
而这一次,云贵川犹如神兵天降,可以说没有他,腊子口战役根本不可能成功。
我军立即成立了三个突击小组,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出击,把敌人的火力死死吸引住,而另外一路则打算从这个峭壁处直接攀岩上去,绕到敌人的后方。
很快,战斗再次打响了,第一个突击小组趁敌人不备,悄悄向敌人的阵地移动。
与此同时,第二突击队来到了悬崖下,此时云贵川手里多了一根带有铁钩的竹竿,他先是用铁钩勾住崖壁上面的缝隙或者是树木,之后再顺着竹竿慢慢向上爬,众人就仰着头看着云贵川一点一点地向上攀爬。
就这样,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云贵川终于成功到达悬崖顶端,此时此刻战士们内心说不出的喜悦。接着云贵川扔下的绳索,团长带着一连和二连一起攀爬而上,在绝壁之上攀登迂回。
最终,战士们全部来到了敌人的碉堡附近,看到他们发射的信号。正面战场上的战士看到之后瞬间大喜,总攻的时间到了。
随着聂荣臻一声令下,冲锋号瞬间响彻山谷,战士们群起激昂,一时间,所有的炮弹声和怒吼声交织在一起,可谓惊天动地。而碉堡里面,鲁大昌的部队被炸得四处逃窜。我军成功拿下腊子口。
经此一役,红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粮食以及几千斤当时的硬通货盐,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这回算是过了一把土财主的瘾。
结语
腊子口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出奇制胜的一战,此战的胜利成功确定了我军的行动路线,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纪念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建造了腊子口纪念馆,让我党的红色教育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