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皮夹子,伐睬阿诈里!”在上周六举行的杨浦第二届文明生活节“城市文明开放麦”舞台上,一位“00后”警花以普通话、上海话、英语、苏北话四种语言“丝滑”转接的脱口秀,生动演绎“防诈宝典”,让台下观众叫好不断、笑声不断。这位通过海选最终站上舞台的女警官,就是杨浦公安分局“网红民警”潘冷慧,也因为自媒体账号叫“小冷警官”,而更多地被大家称为“小冷警官”——从普法宣传民警到城市文明推荐官,从短视频博主到方言段子手,她用“接地气、年轻化、强互动”的“线上+线下”宣传模式,为城市平安注入新活力。


线上阵地:短视频与IP形象“双管齐下”

去年5月,杨浦公安分局在抖音、B站等平台率先打造上海唯一的警务IP个人账号“小冷警官”,先后发布《反诈“冷”知识》《“冷”知识要知道》等系列短视频,将新型诈骗手法、交通安全知识等内容拆解为生动案例,通过情景演绎、改编歌曲等形式,总结凝练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安全常识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要点。因为作品幽默接地气、科普性强,多次被国家反诈中心、公安部新闻传媒等账号转发。

一年来,“小冷警官”已发布70余条视频,粉丝数量5.8万,获点赞100余万次,以“小冷警官”IP为主体编撰的反诈漫画、表情包也广受网友好评。


内容创新:多方言段子“破圈”传播

潘冷慧曾在基层工作过,她发现,反诈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而社区里的中老年人主要讲上海话和苏北话等方言,讲方言可以迅速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所以,她先从讲上海话开始,又从去年7月开始学习苏北话,将方言和“网络热梗”有机结合,用“沪语+交通安全”“苏北话+反诈宣传”“二次元+法律知识”的形式,打造了不少爆款短视频。不出所料,方言自带的亲切感和幽默属性降低了传统普法说教式的生硬感,深受观众喜爱。比如,一条用苏北话模仿老年人遭遇各类诈骗时模样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100万。

“Never share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any strangers!”针对杨浦区内高校留学生占全市总数1/4的特点,她还说着英语走进校园,向外国留学生揭秘诈骗套路,并发布英语版反诈视频,被网友们称为“国际冷”。


线下联动:从“云端”到现场的“破圈”宣传

“外冷内热、能说会演,‘00后’的宣传太有意思了!”市民喜欢“小冷警官”的活泼,也用她的名字玩起谐音梗。

现在,潘冷慧活跃在各种宣传活动中。比如,在“杨浦公安平安市集”品牌系列活动中,“小冷警官”用接地气的方言介绍杨浦公安警用无人机的创新应用与为民服务举措;联合杨浦交警倪嘉辉,组织青少年参与“小小交警”线下体验,直播并制作短视频。这样“跨界破圈”的宣传模式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为城市平安注入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原标题:《“00后”普法警花,这样守护市民的钱袋子》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