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系统服务市民的最末梢,容易被忽视,但必不可少。在基层服务广大医患,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要有耐心和坚守。在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这样一位秉持初心的“南丁格尔”——总护士长陈睿。她,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副主任护师的专业素养,默默耕耘在社区护理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不仅当选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还两次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

创建市级社区护理中心

2024年是陈睿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上海市社区护理中心,标志社区护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护理中心的负责人,陈睿从规划布局、团队建设到服务流程优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护理中心伤口护理门诊,陈睿以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关怀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护理专科团队还推出了上门护理服务,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护理中心还推进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落实,为居民提供高效、同质的专科护理服务。

90余岁高龄的许国梁老先生就是一位受益者。老人长期饱受糖尿病足困扰,初次就诊时伤口已出现明显感染症状,散发着难闻异味。面对复杂病情,陈睿一边细致地为伤口进行清创处理,采集渗出物样本送检;又积极联系华东医院伤口护理专家白皎皎主任,进行远程会诊。她还主动与患者家属建立微信群,24小时解答护理疑问,指导居家护理要点。现在,许老先生的伤口状况日渐好转,她又协调糖尿病专科护士介入治疗,通过规范化的血糖管理和健康指导,从源头预防糖尿病足复发,为患者构建起全方位的健康防护网。


创办劳模工作室

在繁忙的社区护理工作中,陈睿创立劳模工作室,为居民提供社区护理服务。劳模工作室同时和延吉街道与辖区内的养老院、护理院签订结对服务协议,将中心的专科护理服务能力辐射到周边护理院、养老院,让住养老人也能获得高质量社区护理服务。

延吉社区生活着不少残疾人,工作室不仅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指导,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陈睿深知,每一个细微的关怀都可能成为照亮残疾人心灵的一束光,因此她,总是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帮助。


传帮带培养梯队

在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师带徒计划”,通过“传帮带”机制,中心将资深骨干与青年人才结对,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2024年获得杨浦区医务人员能力提升及实践技能竞赛个人单项第一名的陈梦婷说,她的护理领航人就是陈睿。

陈睿曾扎根支援云南边陲医疗工作,在医疗条件及经济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造福大山众多患有高血压的居民,在经费不足以支撑体检项目时,她自掏腰包,让体检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她还与医疗队成员协同制作展板,在社区进行科学饮食宣传,赢得了大山老百姓的称赞。她还完成了《云南省个旧市绿海社区高血压调查与分析管理》论文,为当地防治类似的疾病提供了切实可用的参考资料。陈梦婷说:“在跟随她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是对护理事业全新的认知与感悟。陈睿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带教方式,如明灯般照亮我前行的护理之路。”

在陈睿的精心指导下,陈梦婷等青年护士在市、区两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了10余个奖项,这是她“言传身教、精益求精”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原标题:《奋勇争先实干家 | 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总护士长陈睿的故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