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5月下旬将进入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北京时间”,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作为这一时间段规模最大的活动,本届参展机构都带来哪些作品?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他们又有怎样的策略?《艺术栗子》提前探访,带来首波北京当代剧透。
从参展机构目前提供的艺术家名单中,发现了很多新面孔——一部分“新”源于更多年轻艺术家出现,一部分“新”是与艺术家代理合作关系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一度以架上作品为主的艺博会现场,出现了更多愿意展现多元媒介的机构。最受瞩目的市场走势,在不同机构与不同艺术家之间,也出现了分化。
5月下旬,必然是要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与798艺术区之间,疯狂奔波的脚程。检验2025内地艺术一级市场的时刻到了。或许很多人忙着选衣服、看PDF,参展机构则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审慎思考参展策略与藏家口味。
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5月22日至5月25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举办。以农展馆为中心,北京当代艺博会同时联动全城众多美术馆、文化机构、收藏空间及餐饮品牌,为贵宾和观众呈献精彩纷呈的“北京108小时”。在艺术语境中更新人们对“北京时间”的感知与体会,激发这个城市蕴含的艺术活力。
点此亲启
今年的北京当代艺博会在两万平方米的空间中,迎来来自全球32个城市的121家参展机构。52家2024年的参展画廊今年将再次参与,展现出他们对于艺博会和北京艺术市场的上升信心。
28家画廊将首次亮相,包括诚品画廊(北京、台北)、杜梦堂(巴黎、上海)、老虎房间(慕尼黑)、弥金画廊(上海)、蔦屋書店(东京)、PSM(柏林)、香格纳画廊(北京、上海、新加坡)。现场将展现出多元的美学主张与凹凸纵深的艺术面貌,进一步反映北京当代自创办以来所坚持的全球视角下开放和多样的“本土性”。
栗子对话
* 以回复时间为序 *
* 点击部分艺术家名字,可阅读更多艺术的故事 *
東京画廊+BTAP
迟丽萍(北京空间负责人)
1 :我们展出中国艺术家林于思、刘旭光、马六明、王永学、王舒野、叶剑青和朱建忠,以及日本雕塑艺术家杉山功的作品。
2:朱建忠的作品给大家推荐一下,同期我们画廊空间正在举办他的个展,期待大家关注。
朱建忠《势象》
纸本水墨 60×68.5cm 2023
©艺术家和東京画廊+BTAP
刘旭光《衍场2021》
墨、矿物质颜料、铁锈、骨胶、蛋清、宣纸
197×256cm 2021
©艺术家和東京画廊+BTAP
3:近两年在艺博会认识了很多真正热爱艺术的藏家,这是很值得期待的。
4:東京画廊+BTAP一如既往地坚持推广根植于亚洲美学的艺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首次在展位上亮相艺术家马六明的水墨作品。
白石画廊
白石幸荣(CEO)
1 :我们带来日本具体派重量级代表艺术家嶋本昭三以及上前智祐,桑山忠明及猪熊克芳,中国艺术家鲍蓓、杨泳梁以及姜淼的优秀作品。
2:本次带来具体美术协会创办成员之一嶋本昭三(1928-2013),1990年代到2000年代的重要作品。他的“大炮绘画”及“掷瓶艺术”深受国际认可,前者用他自制的炮管发射彩色的球,后者是在瓶子中装满颜料丢掷到画布上。他的艺术本质可以说是“行动的痕迹”,清晰体现了具体派的精神,且促进了国际对日本当代艺术的关注。
嶋本昭三《无题 SHIM-43》
布面丙烯、玻璃 203.2×153cm 2009
©艺术家和白石画廊
桑山忠明《TK7929-34-68》
布面丙烯、铝条 76×76cm 1968
©艺术家和白石画廊
另外一位是极简主义大师桑山忠明(1932-2023)1960年代的重要作品。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桑山开始在他的艺术风格中融入工业元素,他的作品常以线性形式展示。从远处凝视,画作散发出一种神秘感。走近细看,可以感受到作品与室内光线的相互投射,以及亚克力颜料与日本矿物颜料混合而成所溢出的光泽感、层次与变化。
3:经过多年的市场调节及验证,越来越多的藏家进行理性收藏,我们非常乐见体现文化底蕴及学术价值的经典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藏家们的欢迎。作为跨过半个多世纪的老牌画廊,我们很期待将日本前卫的,具有国际市场及高度学术价值的优秀艺术家作品呈现给中国藏家。
4:凭借对市场深度思考及预测,我们非常期待在北京当代展出既具有学术价值,又享誉国际的前卫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将日本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对话的形式共同展出,希望给观众带来艺术精神盛宴。
蓝岸画廊
周沫(画廊总监)
1 :今年我们会带马树青、章剑、徐晨阳、马丁·韦默尔(Martin Wehmer)、沈采等几位艺术家的作品。
2:马树青这件新作不久前在画廊个展“林中路”中展出,他的创作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并且超前于我们时代的视觉与心理认知。
彭锋这样形容徐晨阳作品中的能量:“宇宙源于爆炸,生命源于裂变。”徐晨阳的作品从一个原点开始,纵横驰骋,自然伸张。极少与极多达成了和解,空间与时间形成了交织,就像真实的宇宙和真实的人生。
马树青《无题La2025-c》
矿物颜料丙烯媒介剂亚麻布面 180×180cm 2025
©艺术家和蓝岸画廊
徐晨阳《C2023003》
亚麻布丙烯 120×120cm 2023
©艺术家和蓝岸画廊
3:显而易见,现在就是市场的寒冬。蓝岸画廊2017年在深圳落地之时,就经历过一段很长时间的,非常艰难的耕耘期。对我们来说,市场的高低起伏不会太影响我们的节奏,以及我们对待艺术的态度。
另一方面,我们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未来,画廊作为艺术社群中最为活跃的机构类型,画廊现在会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重新投至公共教育中,去发掘和培育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他们拥有最大的收藏潜能,也会汇聚成新的时代潮流。
4:不从众,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
北极熊画廊
Kerry(主理人)
1 :此次呈现中国艺术家申树斌、张静、孙子垚、梁敬达、杨金玉、李文斌、陈杭,韩国艺术家文亨泰,塔吉克斯坦艺术家里玛·阿斯拉诺夫的精选力作。
2:申树斌的作品通过对“动物世界”的建构,引申至全人类,乃至生命共同体关于重生、共生的思考。重生与共生,这两个主题贯穿他十多年的创作。重生,不仅是自然界的重生,也是人们思想上的重生。清楚自身与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平等关系,从而达到与自然界的真正共生,这也是申树斌所期盼的诺亚方舟。
申树斌《诺亚方舟No.35》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25
©艺术家和北极熊画廊
张静《我想询问芳香的来历》
布面油画 150x100cm 2023
©艺术家和北极熊画廊
张静作品呈现出她对于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角色扮演以及存在意义等哲学命题的追问。通过空间与环境的消逝,反衬所描绘人物的扮演,表达了对时空与角色转变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展现了这种转变的无奈与必然,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时间流逝和角色转变时的复杂心理。
3:今年5月的北京将是一场艺术盛宴,其中包括北京当代、021北京、北京画廊周等一系列艺术展览,可以拭目以待。
4:此次呈现的都是画廊长期代理的艺术家,除了画廊藏家的一致认可与收藏外,也期待结识更多新藏家。
香格纳画廊
曾里程(北京副总监)
1 :展位将呈现曹澍、陈问村、陈晓云、丁乙、梁绍基、吕岩、孙逊、肖克刚、余友涵、尹韵雅的作品,阵容涵盖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包括我们新近合作的年轻艺术家。在这一组合中,既希望展现画廊长期合作艺术家的持续创作能量,也希望传递对新一代创作者的关注与支持。
2:余友涵的《抽象 方圆》创作于艺术家重返“圆”这一主题和意象的时期,是其“寓圆于方”创作观念的集中性体现。余友涵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圆”系列的创作,通过其隐喻世界和宇宙的某种恒常本质;2010年前后,他再次回归到“圆”这一母题,由之前的“黑白圆”转变为运用各种色彩的“彩色圆”。
余友涵《抽象 方圆》
布上丙烯 211×171cm 2013
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梁绍基《平面隧道》
蚕丝 ⌀175cm 亚克力装裱 182×182×10.5cm 2014
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梁绍基的蚕丝装置《平面隧道》创作灵感来自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艺术家掌握了蚕的生物钟及其吐丝运动的摆幅,蚕在形体边缘堆丝的规律,由此创作出了轻薄而透明的圆形丝箔。当丝箔在墙上静静地投下淡影时,浮现而来,又穿墙而去,像是一条无穷延伸的隧道。
3:我们对今年的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虽然全球经济环境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是许多藏家和机构对具有学术性积累与原创性语言的作品,依然保持稳定关注。与此同时,新世代藏家逐渐成长,也带来更多元化的收藏取向与活力。
4:这次我们有意识地构建了一个在代际、媒介与观念上都具有多样性的展出阵容。通过余友涵、丁乙、梁绍基等重量级艺术家的经典语汇,与曹澍、陈问村、吕岩、尹韵雅等艺术家的作品对话,希望展现画廊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察与支持路径。
獅語画廊
尹诺(展务总监)
1 :我们带来卞青、胡顺香、刘正勇、马丁・韦默尔、牟桓、塔玛拉・科威斯塔泽、吴建楠、徐大卫的作品。这一组合包含新生代的创作能量,也展示中生代的稳健力量。作品面貌上也比较多元,包含绘画、浮雕、动态雕塑等媒介作品。
2:卞青的创作建立在对传统山水画的分析性拆解之上,他将山水的视觉元素与传统笔法进行解构,再借助现代主义绘画观念进行重组。《能解集2025037》延续这一拆解与重构的方法,画面中蜿蜒的曲线与硬朗的体块既呼应了中国传统山水的生成逻辑,又引入西方风景绘画的空间关系,使作品在柔和与坚实、秩序与随机、凹陷与凸起之间建立张力。这种形态的生成并非艺术家的预设,而是在绘画过程中自然演化而出。
卞青《能解集 2025037》
布面油画 180x200cm 2025
©艺术家和獅語画廊
吴建楠《命运》
树脂上丙烯、木和金属 61x60x21cm,Ed:33+1AP 2022
©艺术家和獅語画廊
吴建楠的作品通过雕塑和壁挂浮雕的形式去呈现当代城市生活和政治、体育等社会事件的主题,以现实主义和幽默、讽刺且多面性的叙事,让人意识到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的荒谬性。《命运》中,旋转木马上的人物来自欧美和中国各地的影视剧和动画片,每个角色在他们各自的剧情里骑着马奔赴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始终逃不出命运的安排。我们的生命有时也仿如“楚门的世界”。
3:我们观察到高质量、具备明确艺术语言的创作,在市场中仍然受到青睐。收藏家趋于理性,更加关注作品背后的语境与艺术家持续性的创作能力。同时,跨区域收藏与国际化视野正在进一步拓展,这也促使画廊持续寻找具有文化穿透力的艺术实践。
4:獅語此次强调“视觉力量”与“观念密度”的并存。我们在组合中有意识地呈现中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作与雕塑装置等空间感强的作品,以回应北京当代今年概括空间构造、时间层次的主题“凹凸”。同时,希望通过多样媒材与国际视角的作品,增强与现场观众即时共鸣与对话的可能性。
凯旋画廊
顾嘉煜(画廊总监)
1 :这次带的艺术家名单涉及范围比较广,既有方力钧、关音夫、季大纯、韩勇、许宏翔、徐渠、张凯等画廊老面孔,也有杨茂源、朱紫薇、吴维佳这些新合作的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此外除了当代艺术领域,还带来了几幅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精品佳作,大家敬请期待。
2:我们会在今年6月呈现朱紫薇在画廊空间的首次个展,11月在上海龙美术馆呈现关音夫的个展。
关音夫的《彼岸》延续了以往对画面肌理、颜料物质性和色彩关系的探索。在作品中,颜料所承载的色感被充分展现。与此同时,颜料受重力和张力的共同作用,在基底上形成薄的色块。舒缓、轻盈的节奏在画面上形成了独特的“惰性美学”,暗含着艺术家力图穿透绘画表面,向着精神深处探寻的追求。
关音夫《彼岸》
木板丙烯 240×200×7.5cm 2024
©艺术家和凯旋画廊
朱紫薇《猫与无意识世界的梦境》
布面油彩 160×120cm 2025
©艺术家和凯旋画廊
有人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如此构成:16.67%奇怪的梦境+25%猫+8.33%爵士乐+25%分裂的姑+8.33%古典乐+12.5%做饭+4.17%耳朵。朱紫薇的新作《猫与无意识世界的梦境》希望经由抽象色域和具象残片的编织,再现现实与梦境交织、叙事交织重叠之感。
娘们
3:稳中求进,期待出现更多新面孔。
4:北京当代作为大陆上半年规模最大的本土艺术博览会,作品选择上会偏向作品在地性以及本土藏家的喜好。
马刺画廊
来梦馨Sherry Lai(合伙人)
1 :这次将呈现张培力的个人项目,可以看到他90年代的早期录像实验、2018年个展“既然”中的《门禁系统》装置,以及2024年红砖美术馆个展的同系列新作。
2:现场将会精彩呈现《门禁系统》(2018年),它曾展出于博而励画廊2018年的张培力个展“既然”,当时以整个展厅使用镀镍铁栅栏围合出一个封闭空间的方式展出。程序控制的自动门按照预设时间开合,观众进入后,门会突然关闭,将其短暂囚禁其中,内外的人可以透过栅栏相互凝视。
作品《煤气瓶》(2025年)由红砖美术馆个展的大型装置《煤气瓶阵列》(2024年)发展而来。煤气瓶被抽离日常功能,成为时间与矛盾的载体。内腔华丽的镜面反射下,隐喻的是一种极度矛盾的现状:人类追求便利,却陷入自我制造的困境之中。
张培力《煤气瓶》
煤气瓶 200x100x100cm 2025
©艺术家和马刺画廊
3:内地市场(尤其一线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是跟2024年一样趋于稳定。国际市场的重心有所转移,例如最近热度极高的中东和韩国的新兴文化中心、机构、双年展等崛起。藏家们的兴趣也更加多元,从欧美扩展至非洲和东南亚艺术,女性艺术家在收藏占比里大幅提升。
但受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藏家趋于谨慎,收藏策略也会有所调整。例如最近的中美关税可能会短期扰动,所以中长期来看反而对本土市场有利好局面。近期也有不少藏家跟我们表示,会在今明两年更多关注国内艺术家,减少西方艺术家的投入,增加自己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收藏。
4:作为一个在当地有空间的画廊,且许久未回归北京当代,我们还是想在艺博会做一些大胆尝试。虽然不太“好卖”,但能够跟公众互动。考虑到张培力的独特性,以及今年马刺画廊20周年的“20×20”的特别项目,觉得这是最契合的。希望能在艺博会给大家带来一些特别的体验。
逸空间
刘运峰(画廊主)
1 :今年带来14位艺术家的作品:卞少之、关伟伟、郭宇剑、黄靖杰、蒋建军、刘炜、毛焰、潘涛、王琳、向京、叶庆、张科学、张孙哲、朱新建。
2:卞少之的创作始终在传统与当代的交织中探寻文化根性,这种探寻并非刻意的风格拼接,而是在不断深入学习自身文化后,展现出不卑不亢的东方美感。《光合》描绘了三个在暗夜里生长的萝卜,卞少之以“光合”命名此作,已不再只是单纯地描绘植物,而是通过描写鲜活的生命力强烈生发的场景,引起观者的共鸣,勾起每个人内心最初对理想的追求。
卞少之《光合》
布面油画 105×140cm 2025
©艺术家和逸空间
张科学《一捧白月光》
布面油画 155×175cm 2025
©艺术家和逸空间
张科学的新作通过堆叠的形式,呈现了更加复杂的视觉结构。每件首饰既作为独立符号存在,又成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节点。这一转变并非仅是形式的突破,更是情感与概念的深化。既展现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又蕴含了关怀与依靠的隐喻,传递出一种无言的稳定。
3:对于今年的市场,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亚洲市场依然充满潜力,尤其是年轻藏家群体的成长值得重点关注。总体而言,我们还是会延续自己的展览节奏,专注在呈现和发掘上,就是我们应对市场变化最好的方式。
4:北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市场,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作为身处南京的画廊,参加北京当代也是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让大家更多熟悉我们的艺术家和作品。
灿艺术中心
李剑光(负责人)
1 :此次带来曹力、谭平、马路、周栋、孙健文的作品。
2:曹力和谭平是我们长期合作的艺术家,他们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市场认知度上,都拥有很高的评价。接下来在我们798的空间,将举办马路的个展,此次北京当代也有他的作品。
曹力《松驰的和声》
布面油画 80×60cm 2024
©艺术家和灿艺术中心
谭平《无题》
纸本丙烯 57.5×76.5cm 2024
©艺术家和灿艺术中心
3:今年市场不会好,但基于一些人对当代艺术的热情依然在,也不至于太差。
4: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我们都会带到博览会,作品风格多元。在市场不景气的当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应对策略。
某某空间
张丹丹/艺术圈张某某(创办人)
1 :今年带来艺术家王一韦的个人项目“BOX”。
2:盒子作品是王一韦近两年在现成品以及绘画和雕塑结合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盒子作品像是艺术家的日常笔记,生动、精巧。此次展出的《自画像》是王一韦2025年最新的绘画创作,作品比例、构图特别,线条松弛,尤其脸部的色彩处理以及整体姿态,让形象单纯又不失趣味,呈现出艺术家近期最真实的个人状态。
王一韦《自画像》
布面丙烯 60×110cm 2025
©艺术家和某某空间
王一韦《被逮捕的 Kitty》
木盒子、粘土、丙烯 25×25×8cm 2025
©艺术家和某某空间
3:市场上相对的新面孔,价位合适的应该是销量主力。
4:我们作为未来单元的参展机构,20平方米的展位还是呈现艺术家个人项目更为合适,能让观众在小展位上看到艺术家相对完整的创作概念和视觉效果。我们这次有不少价位很便于入手的小尺幅作品,希望增加下买气。
有边空间
贾舒仪(创始人)
1 :参展艺术家:Andy Harper、戴丹丹、定溪、库德尔&刘书言、石榴、孙艺芸、陶侃侃。
2:石榴的作品,其实并不都和人工智能直接有关,但总体都发生在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的时代。AI在她的作品里,有时是情感表达的媒介,有时是作品关注的社会现象性内容,有时则两者都是。在石榴的作品里,更重要的可能是“媒介转换”所对应的情感模式。
石榴《爷爷 2024》
古董写字桌、椅子、写字机器人、羽毛笔、纸 2024
©艺术家和有边空间
3:国内当代艺术市场可能还会在波动中寻求突破,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国内艺术品消费放缓。现在艺术品市场呈现“两极化+科技数字方向极速增长”的状态。两极化是指蓝筹艺术家依然坚挺,消费级艺术品由新的年轻藏家来支撑,几千到小万元的作品依然有很好的流动性。
核心机遇集中于数字化创新、年轻藏家需求及政策赋能,建议藏家多关注学术价值突出的经典作品、科技融合项目及新兴的潜力艺术家。当然这也是我们集中发力的部分。
Andy Harper《Panel 1 (Painting、Grass)》
oil on board 119×71cm 2024
©艺术家和有边空间
4:带了我们比较推荐、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也有我们目前国内独家代理的英国艺术家Andy Harper ,期待让大家可以看到他们更好的一面。
inner flow Gallery
陈羽丰(策展人)
1 :今年我们用三个个人项目的形式,呈现苏航、马若骢、王婧的全新作品。
2:苏航近期画了一批小尺幅的作品,这一阶段,他开始从大画的图像营造关注转向到小画的形式化思考。正如这组《无题|Mask》,每幅作品应用差异性的绘画语言,去表现不同的心理图像。
苏航《无题Mask》
木板油画 2025
©艺术家和inner flow Gallery
马若骢这次带来的个人项目“少女梦”,区别于去年个展“丰溢之血”中对各类象征物的仪式化呈现,更深入地探讨画面关系中如潜意识梦境般的叙事逻辑。在作品《共犯(接触他来接触死亡)》中,比例错位的人体和牛头被亲密地置于模糊梦境中,体现一种属于私密个体的身体经验、情绪残留和投射性情境叠加。
左:马若骢《共犯(接触他来接触死亡)》
布面丙烯、油画 150×200cm 2025
右:王婧《燃烧的河流》
亚麻布、色粉 120×150cm 2024
©艺术家和inner flow Gallery
今年6月,画廊将为王婧举办她的首次个展,这次艺博会提前带来她全新的4件作品。《燃烧的河流》中,艺术家用手指反复、漫长地零距离涂抹和抚触,将色粉这种干性、粗糙的材料消磨掉几乎所有可被识别的细节,再生成出一种崭新的抽象感受。
3:会有波动,但市场依然需要优秀、有价值的艺术家和作品。
4:苏航和马若骢都是我们去年推出并举办过个展的艺术家,王婧是我们即将要推出个展的艺术家,希望先让大家接触和了解这位艺术家。
伯年艺术空间
张鑫宇(市场总监)
1 :今年在延续Stefano Galli、刘艺超、栾晓晨、孔慧东、何海昱、曾臻、尹子昂、苑慧楠等长期合作艺术家的基础上,同时重点推出林师孔、陈煜灏、吴海峰、丛野、孙一涵等新面孔。除此之外,本次展位特别呈现艺术家李抗的个人绘画项目“抗抗的画屋”。
2:栾晓晨最新作品《MOTIVATION(母题)》,这幅5米巨作在今年杜塞多夫毕业展上引发强烈关注。艺术家试图借此唤起观者的古老记忆,正如石器时代先民首次眺望大海准备远航时,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探索。这种脑海中瞬间闪现的思维图景,正是绘画最本真的创作动机。
栾晓晨《MOTIVATION(母题)》
布面油画 280×500cm 2025
©栾晓晨和伯年艺术空间
伊娃·豪普特《你好,再见》
布面坦培拉和油画 90×70cm 2024
©Eva Haupt和伯年艺术空间
去年我们呈现了德国女艺术家伊娃·豪普特在中国的首个个展,当时就受到很多国内外藏家的喜欢。Eva的笔触总是如洞穴壁画般,充斥着原始、自然、稚拙的气息。在《你好,再见》中,半透明人形与实体的人形成戏剧性对话,颜料层下埋藏着反复覆盖的草稿痕迹,恰如人际关系中那些未完成的相遇与告别。
3:画廊是个长期主义的事业,我们秉持着做好自己,持续为潜力新人建立展示平台,坚守发掘与培育年轻艺术家的初心。
4:在作品选择策略上,我们主要有两方面考量:重点呈现与我们长期紧密合作的艺术家的最新创作,这些作品又实现了新的变化和突破;延续一贯的理念,持续挖掘并推出新锐艺术家,为艺术生态注入新鲜力量,让大家接触更多充满潜力的年轻面孔。
诚品画廊
赖盈成(执行总监)
1 :今年带来蔡国强、陈建中、陈文骥、林延、刘小东、陆亮、司徒强、徐冰与展望的作品。
2:刘小东近30年来,不断巡走世界各地观察与写生,看见并描绘了各种真实而平凡的人物。他陆续创作了反映家人日常生活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延伸出更多关于东北生活的丰富故事。他的作品朴实自然、充满人情味,却在细节的表达上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以平实的笔触描绘出对家乡的深情,也在幽微的视角下展现老家在都市化大潮中的变迁。
刘小东《手指头》
油彩、画布 150×140cm 2011(2025重画)
©艺术家和诚品画廊
展望《我的隐形》
手工敲制抛光不锈钢、镀黑钛、火山石
雕塑:120×80×95cm;火山石:27×24×16cm 2017-2025
©艺术家和诚品画廊
展望这件作品中的造型完全是依据计算机数据生成,这一想法源于艺术家的一次“思想实验”:假设性地将人体投入到火山熔岩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形?带着此想法,艺术家与相关科学家进行了密切合作。作品中的镜面不锈钢既反射了扭曲的环境,也成为隐喻心理形变的物质载体。此次“隐形”系列作品第一次与火山石并置展出,同时可以观看粒子化的形变视频。
3:市场总在变化,但比起关注趋势,我们更专注于支持优秀艺术家,并为藏家带来有价值的作品。
4:我们在选择带到北京当代的作品时,既有观念性的雕塑作品,也有视觉冲击力强的绘画,希望通过多样化的作品吸引不同背景的藏家。
有画廊
胡嘉云(画廊主)
1 :今年将会带来李文杰、梁祖伟、刘冰、罗清、邱锡鹏、张弱的作品。
2:邱锡鹏的创作手法一直围绕坦培拉进行,近期的系列作品呈现出戏剧的怪诞,作品《心之书》是该系列中最新的作品之一,描绘造型奇特的一本书,被一双粗糙的双手翻开,持书的手与书中的手亦形成现实与画面的呼应,而书的心形也同书中内容相互关照。
罗清的绘画与他的生活经历互相形塑,《无题》呈现出时代所赋予人性复杂的一面,而他也在画面的反复涂抹中寻找自我的真实。
邱锡鹏《心之书》
木板坦培拉 70×90cm 2024
©艺术家和有画廊
罗清《无题 2-73》
布面油画 30x40cm 2017
©艺术家和有画廊
3:不做预测,让一切自然地发生。
4:带来的六位艺术家中,有三位与画廊所在的地理位置发生联系。罗清、邱锡鹏、梁祖伟都属于本地艺术家,也分别代表了70后至90后不同代际的作品面貌。这是画廊第二次亮相艺博会,我们希望一如既往地为本土发声、发力。
观看当代艺术中心
牛恒立(艺术总监)
1 :这次带来艺术家李止的个展作品。
2:李止以十年磨剑的创作状态,带来综合材料、绘画与影像互文的实验性作品。展览集中呈现其“泼写结合”的纸上新作,透过水墨氤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交响,揭示艺术家“不薄一物,万象涌来”的哲学思辨。李止打破媒介藩篱的创作实践,既包含对山川万物的诗性漫游,亦暗藏文化传统的深层观照。
李止《无名山》
纸本综合材料 200x200cm
©艺术家和观看当代艺术中心
李止《听泉图》
纸本综合材料 57x80cm 2022
©艺术家和观看当代艺术中心
3:谨慎乐观。
4:这次展览呈现的是艺术家李止的个展,让观者能通过现场展览作品,更全面了解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脉络。
文字|张火火、罗自立
图片|参展机构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