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里,每次抢救仿佛都变成一场场与死神的赛跑。这里没有昼夜之分,只有生命的律动与心跳监测仪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而在这片“战场”上默默奉献的一名护士——谭友路,用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悔付出,诠释着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



谭友路,来宾人,2012年从桂林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进入柳城县人民医院工作。2015年,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他被调入该科室,成为第一批重症护理骨干,并在此一干就是十年。如今,他是重症科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病人病情观察、呼吸机护理、气道管理、血液净化等关键护理任务,确保每一位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每天8小时是谭友路工作的“理想时间”,但真正的工作时长往往超过9小时,遇到抢救或突发情况,加班加点也是常态。每月还需轮值6个大夜班(00:00-08:00)和6个小夜班(16:00-24:00),高强度、高压力、高专注度的工作节奏,让这份职业充满了挑战。“刚来的时候确实不适应,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持续的学习培训,现在应对起来更加从容了。”谭友路说。



尽管工作繁杂琐碎,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知识的追求。每个月,医院都会组织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和应急流程演练,而他自己也会利用休息时间查阅文献、参加线上线下学习讲座,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他说:“每一次抢救都是一次实战检验,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守护病人。”



2024年,一位因心肌炎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被紧急送入ICU。面对突发状况,谭友路与同事们迅速投入抢救,轮流进行心肺复苏近一个小时,最终成功恢复了患者心跳。这样的案例在重症科并不少见,但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是医护团队争分夺秒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信念。


然而,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也给谭友路带来了不小的身体负担。由于长时间站立、搬抬病人,他患上了腰肌劳损;频繁的夜班也导致疲惫感。即便如此,他从未想过退缩。

谭友路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两人因共同的职业信仰走到一起。他们育有一对1岁4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忙碌之余,照顾孩子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剂。“虽然辛苦,但能陪伴孩子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多年来,谭友路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与患者的信任,曾荣获院级“优秀护士”称号。在他看来,重症科是病人生命的最后防线,而护士,则是这道防线中最坚实的守护者。


“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谭友路坚定地说。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继续前行。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张琳 覃韵

值班编辑:凌诗

责任编辑:韦晓平

值班总编:冯艳芳

责任监制:徐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