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至5月18日是我国第17个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今天(5月13日),长宁区2025年“韧性常宁”应急安全科普宣教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举行。
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职能、跨行业领域的社会系统性工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现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白雪茹为长宁区首批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大使发放聘书。首批宣传大使来自不同领域、行业,今后,他们将致力于应急安全科普宣传,用专业传递知识,用行动守护平安,做好防减救灾领域的“传播者”和“守护人”,持续营造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社会大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素质和技能。
活动上,长宁区人民防空宣教馆暨应急安全科普馆正式揭牌。坐落于定西路1310弄4号的长宁区人民防空宣教馆暨应急安全科普馆,是由区应急管理局和区国动办等部门联手打造的首个“沉浸式”公共科普教育基地,是长宁区第一座集灾害事故科普教育、法规政策宣传、应急体验、自救互救模拟等功能于一体的人防教育暨应急安全科普馆。
据了解,该场馆建筑面积约1346平方米,融合国防、人防、应急安全和防灾减灾主题,集防空防灾与公共安全知识普及于一体,共分序厅、人民防空宣教区、应急安全宣教区、消防安全宣教区、民防工程宣教区等部分。展厅采用声、光、电、影视互动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运用史料、照片、多媒体、VR体验、造景、模型实物等展示方式,凸显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的特点。
随着长宁区人民防空宣教馆暨应急安全科普馆的启用,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具象化,让居民爱学、爱练、真懂、真会,全面提升公众应对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持续营造长宁韧性安全发展良好环境。
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昊作科普宣教培训。
据介绍,长宁区将统筹加强安全生产、防减救灾工作组织领导,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着力打造能应对各种灾害风险、有快速修复能力的“韧性常宁”,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