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中日在正面战场展开了长达八年的鏖战,这期间双方经历了多个大小战役,要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当属武汉会战。最开始中日双方谁都没想到会演变成后来大规模战斗,一开始日本想以最小的代价击溃国军主力,并利用政治手段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因此只投入二十五万兵力,然而随着军事矛盾不断加剧,后来陆续投入近十五万兵力。中国军队先后投入110万大军,可想而知战斗过程会多么惨烈。此战虽然以中国战败而结束,但实际上日本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此后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调整对华政策,企图通过军事,政治方面的双重打击迅速占领中国,然而在侵略过程中遭到了八路军,国军以及大批抗日民兵的阻挠。尤其在长城抗战中,日军损失惨重。
而同时日本和同盟国在欧洲开辟新的殖民地,可调动的兵力很有限。七七事变后,国共统一战线,抵挡日军几乎寸步难行。短短一年,就让日本积攒数年支持全面侵华的黄金出现严重透支,1938年初,日本为了维持中国前线的军费支出,甚至加重税负,但还是杯水车薪。无奈日本天皇只能下令执行经济管制,严格侵华日军的日常开销。这些现象发生在徐州会战之前,日本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以至于高层针对侵华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坚持继续侵华,否则他们之前投入的全都打了水漂,一派认为应该全力和同盟国开辟新的殖民地,以支持中国战事。国内舆论不断呼吁继续扩大战果,日本天皇只能按照民众意愿展开行动,至此日本陷入了尽快结束战争但不得不扩大战果的循环中。
1938年五月十九日,日军占领徐州,但并没有达成歼灭国军主力的目的。六月,日本天皇决定攻占汉口。该地是连接南北陆路和华中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称号,南京沦陷之后,武汉就成为了我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淞沪会战后,有多个工厂,学校等迁往武汉,因此保卫武汉势在必行。实际上南京沦陷之后,国民政府就研究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这也是武汉会战的最早拟案。当时日本简单筹备了一一下,派遣十一个师团二十五万人,一路从合肥南下形成钳形攻势。国军情报局截获日军情报后,迅速集中了第五和第九两个战区,总兵力达一百万。尽管国民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但由于郑州守军战斗意志不坚定,使日军迅速通过此地,附近一带守军几乎完全失去战斗意志,此时第五,第九战区主力尚未修筑好防线。
日军攻势过于凶猛,前线战事不断告急,大有防守不下的趋势。于是蒋介石身边人提议炸毁花园口“以水代兵”,国民高层商量了半天,也只有这个办法能最有效阻止日军。六月九日,为阻止日军西进,国军在郑州市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布下大量炸弹,随着巨大的轰鸣,洪水奔涌袭来,正在推进的日军一瞬间淹没在汹涌的河水之中,虽然有效阻止了日军,但附近一带的百姓带来的重大灾难,当中因为决堤而溺亡的百姓就八十九万人,损坏的房屋高达上万所,有三百多万人被迫离开家乡。中国军队因此获得几日的时间,日军见此地无法通过,便转而从长江西上。十八日,日本在华总指挥部同时向华中,华北和海军部队下达了关于汉口作战的命令,要求华中派遣军攻占淮河正面,华北方面军扫荡占领区的中古军队,海军第三舰队继续西进。
进攻上游地区。在距离武汉柒佰里外的安庆地带,有日军八千人,安庆守军是川军第二十军,总兵力为两万五千人,虽然武器不足,但有兵力优势,但这支部队与日军激战一夜后竟然弃城而逃,城池轻而易举就被敌军攻占。随后日军急速向九江推进,在106师团的配合下,二十多天攻克宿松,彭泽等四座重镇,严密包围九江。二十三日,106师团派遣一支特务潜入翻阳湖,将九江彻底包围了个水泄不通,老蒋忍痛放弃此地。此时第六师团已经推进到江北的潜山,南北路日军配合紧密,沿长江逼近武汉。为方便统一指挥,日本天皇调整了部署,新组建的第十一军和改编后的航空兵团编入华中派遣军。畑俊六作为总指挥官,此人有首席军刀之称,打仗风格和冈村宁次较为相似,但他有个缺点,好大喜功。截止六月下旬,进攻武汉的日军集结完毕。
光是海陆空兵力就有九个师团,一个旅团和两个重炮旅团等,还有海军王牌第三舰队。那么国民政府都做了哪些应对之策呢?同年三月二十九日,蒋介石亲自主持在武汉大学,召开抗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扩大会议,积极号召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抗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地方军阀,国共等之间放下以往恩怨,万众一心阻敌。这次的会议也加强了国共的军事合作,然而在社会上,依然有许多不同的质疑声,有人认为挡不住日寇攻势,中国早晚会成为敌军的囊中之物,有的人则坚持相信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还有的人认为台儿庄大捷后,中国军队士气高涨,今后一定能所向披靡,迅速击败日寇。
最后是以汪精卫为首所提出的亡国论。因为这些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守军和百姓积极抗战的心理。其中亡国论极大打击了军民们的抗战热情,因此国民政府内部多次发生争吵,因为有很多元老级别的人物在,这些人老蒋也不敢怪罪,间接导致各地守军遭受打击后便放弃抵抗。为改变一些人的错误思想,主席发表了一篇关于持久战的文章。逐渐大家明白,中国战的特殊性,没有速胜一说,也绝不会出现亡国这一现象。更让老蒋震惊的是,桂军总指挥白崇禧十分赞同这篇文章,并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
军心逐渐稳定,第九战区主要负责江南防务,由蒋介石亲信陈诚作为统帅,同时汤恩伯,薛岳兵团南下并入第九战区序列。其中薛岳率二十五个师防守翻阳湖至南昌一线,张发奎的第二兵团二十八个师,驻守九江至长江两岸所有要隘,关口。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官,白崇禧率二十三个军负责江北,确保大别山阵地的安全。从徐州战场下来的军队沿大别山一带防守,第三战区负责安徽芜湖至长江南岸,江西南昌以东地区。此外所有的空军都转至汉口,南昌机场。凡是临近长江驻扎的军队,都沿线部署了大量水雷等武器,港口全部关闭,与陆军共同防卫要塞,中日在横跨四个省份的地面上列阵,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