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梦里花落
2025年5月,当中国官方宣布应美方请求将在瑞士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时,全球市场刚松了一口气。
毕竟,中美这对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若能坐下来对话,无论对缓解贸易摩擦还是稳定世界经济都是好事。
但谁也没想到,会谈消息刚公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坐不住了。
一、会谈前的“嘴炮攻势”
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宣称“在与中国达成协议前,不会考虑降低对中国的145%关税”。
这话听起来很硬气,但背后却藏着不少猫腻。
要知道,这次会谈本就是美国主动提出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听其言,观其行”,可特朗普倒好,会谈还没开始就先给自己挖坑。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解释会谈目的时,先是结结巴巴地说“本来只是想去瑞士跟瑞士谈判,中国官员也在所以才谈”。
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瑞士是出了名的零关税国家,贝森特专门跑一趟瑞士却不谈关税,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很快,美国网友就扒出真相:中国代表团此次欧洲之行是早就定好的行程,接下来还要去法国,根本不是特意去见美方。
说白了,美国就是求着中国谈,却还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种做派实在让人笑掉大牙。
二、打脸来得太快
这场会谈看似是美方主动示好,实则是一场被逼无奈的“救火行动”。
自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后,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一度飙升至145%,涉及商品从芯片到婴儿车无所不包。
但挥舞关税大棒的代价,最终全砸在了美国普通民众头上。
俄亥俄州的自行车配件商杰森算了一笔账:从中国进口的齿轮成本因关税暴涨30%,而特朗普却声称“这是在帮我们”。
纽约服装批发商协会的数据更触目惊心——93%的小零售商因成本压力被迫涨价,消费者在TikTok上发起“不买通胀货”运动,直接打脸白宫的“经济成绩单”。
加州的港口因关税导致货物量暴跌35%,直接损失数十亿美元,州政府一纸诉状将特朗普告上法庭。
亚马逊、沃尔玛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巨头股价跳水,西雅图跨境电商老板怒骂:“特朗普把我们的成本往火坑里推!”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逆差飙升至创纪录的1405亿美元,GDP环比萎缩0.3%,关税直接拉低经济增长4.83个百分点。
连美国商会都急得跳脚,致信白宫要求立即出台“关税豁免机制”,否则中小企业将面临“无法弥补的伤害”。
特朗普的“关税武器”非但没伤到中国,反而让美国经济失血不止。
这场“求谈”,不过是华盛顿精英为自救演的苦情戏。
三、盟友离心与中国朋友圈扩大
特朗普这张嘴可没少让美国盟友们糟心。
美国自己想在中美之间搞“选边站”那套把戏,又是拿关税豁免当甜头,又是施压欧盟限制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还要求印度减少从中国进口光伏组件,说白了就是想让盟友跟着自己对付中国。
可盟友们早就看透了美国的自私,根本不吃这一套。
欧盟直接来了个硬碰硬,对美国的威士忌、牛仔裤这些产品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德国的车企更直接,放话要把电动汽车生产线撤回欧洲,根本不顾美国的脸色。
再看马来西亚,总理访华的时候直接签了30亿美元的光伏合作协议,还明明白白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简直是在打美国的脸。
再看中国这边,朋友可是越来越多。
中欧一起取消了交流限制,关系越来越近。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7%,合作越来越紧密。
东盟更是超过美国,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朋友圈越来越大,跟美国的孤家寡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连美国自己的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都看不下去了,警告说要是特朗普政府还这么搞单边主义。
2025年全球GDP得损失1.2万亿美元,美国自己的经济增速也得降1.5个百分点,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对于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和美国的谈判态度,中方心里跟明镜似的,立场也特别坚定。
中国外交部说了,应美方的请求,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5月9日到12日去瑞士访问的时候,会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谈。
但中方也把话挑明了,坚决反对美国随便乱加关税,谈判必须得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
美国要是表面上喊着谈判,背地里却玩胁迫、讹诈那套,一边谈一边搞小动作,中方绝对不会答应。
更不会为了达成协议就放弃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想都别想。
结尾
特朗普的“大放厥词”,本质上是美式霸权衰落的焦虑表现。
他以为通过关税威胁、极限施压就能让中国屈服,却忘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
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更有“以斗争求合作”的战略定力。
从瑞士会谈的“听其言,观其行”,到对美反制的“精准有力”,再到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共赢”,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霸权主义行不通,平等协商才是正道。
而特朗普的“大嘴”,只会让美国在孤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历史终将证明,那些试图阻挡中国发展的人,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而中国,将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