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疾病里,附件包块是个常见问题。它可能带来盆腔疼痛、压迫等不适,也可能在做妇科检查、盆腔影像学检查时意外被发现。别担心,盆腔超声是查看附件包块的常用“武器”,能帮医生判断包块的情况。

附件包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在绝经前的女性中,排卵引起的生理变化常常会导致附件包块,这是身体正常的“小插曲”。绝经后的女性也可能出现非病理性的卵巢囊肿,以前大家觉得只有绝经前女性才会有,现在发现并非如此。这些囊肿大多是无排卵周期里停止发育的卵泡,少数是散发性排卵形成的,还有可能是小囊腺瘤。而且,距离最后一次月经时间越久,这种因散发性排卵形成的卵泡就越小。


做超声检查时,医生不仅要看超声图像,还会了解患者的年龄、家族病史、绝经状态等信息,发热、白细胞增多、是否怀孕、盆腔痛、有没有卵巢癌症状这些情况也很重要,综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判断包块的性质。

超声检查不是直接判断包块是良性还是恶性,而是判断它“几乎明确为良性”,还是“有一定恶性可能”。“几乎明确为良性”的包块,恶性风险极低,多数时候不用做手术;不过要是出现疼痛、扭转等情况,还是得进一步处理。那些被判断为“有一定恶性可能”的包块,虽然不一定是恶性的,但为了不遗漏真正的恶性肿瘤,还是要再做检查或者手术。


目前,常用的附件包块分类方法有两种:IOTA简单原则和O - RADS超声分类系统。IOTA简单原则是通过5个提示良性肿瘤的特征(B特征)和5个提示恶性肿瘤的特征(M特征)来判断。要是只看到B特征,那肿瘤大概率是良性的;只看到M特征,恶性的可能性就很大;要是特征不明显或者互相矛盾,就不好判断了。

O - RADS超声分类系统把附件包块分成了五类,分别代表不同的恶性风险程度。像正常或几乎明确为良性(O - RADS 1或2)、恶性风险低(O - RADS 3)、恶性风险中等(O - RADS 4)、恶性风险高(O - RADS 5)。比如单房囊肿里有4个及以上乳头状突起,多房性囊肿有实性成分且有血流信号等情况,就会被归到恶性风险高的O - RADS 5类。



想要弄清楚附件包块的特征,一般分四步走:先看是不是单纯性囊肿,如果是,良性的可能性大;再看特征符不符合黄体、出血性囊肿这些生理过程;接着看看是不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熟畸胎瘤等特定病变;最后,如果前面几步都不能确定,或者超声特征不清楚、图像质量不好,那就归到O - RADS 3类,这时候可能需要专科超声医生帮忙,或者再做其他影像学检查。


总之,发现附件包块别害怕,配合医生做好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类评估,就能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要是对检查结果有疑问,随时和医生沟通,他们会给你详细解答。




别忘了点

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