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时分,清塘幼儿园小一班的孩子遇到了新挑战——碗里带壳的鲜虾成了小小手掌的难题。从这天起,一场生活技能的探索之旅正式启程。当稚嫩小手遇见带壳食物,智慧与耐心的对话就此展开。从最初面对弯曲虾壳的无措眼神,到成功后绽放的灿烂笑容,孩子们用指尖触摸生活,解锁成长的密码。
为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我们开启“寻找可剥之物”行动。孩子们都在积极地寻找身边可以剥的东西。
在分享会上,关于“剥壳难易”的讨论热火朝天。最后通过民主投票诞生的“最难剥物品排行榜”,让所有人发现软皮食物更易处理,由此确定了分阶段挑战计划。
为了体验剥,小朋友们把家里能剥的食物都带来了。香蕉、橘子等成为首批训练对象,孩子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从上往下撕""找到小缺口慢慢剥"等方法。
面对核桃、花生时,他们发现单靠手指不够用:“用牙齿咬开缝!”“拿小锤子轻轻敲!”各种创意工具纷纷登场。
重回最初的难题,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捏住虾头旋转拆卸,有的顺着虾腹剥开铠甲,最终所有孩子都成功收获晶莹的虾肉。
那些被孩子们剥下来的壳华丽大变身,成为了一幅幅有趣的艺术作品。在这场持续探索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三十余种带壳食物,更掌握了观察纹路、借助工具等生活智慧。
虽然剥的专题活动暂告段落,但藏在生活细节里的教育仍在继续。当某个孩子骄傲地举起自己剥好的坚果,我们知道,那些反复练习的清晨午后,早已在指尖凝结成永不褪色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