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来一张带有水印的模糊照片,以及一张截取自吉林市第五中学《桃李百年》纪念画册上的老照片,询问二者是否为一处。她的理由有三:一是两张照片中的大门门垛、门扇极其相似,二是两张照片的迎门内一侧靠右都有平房建筑,三是院内都有茂盛的树木。初看两张照片,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仔细端详,二者除门扇相似之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从门垛上看,五中老校门的门垛顶端带有超出部分,形成一个方形小“檐”;而带有“吉林省政府”门额的门垛顶端没有超出部分。仔细看门内平房与门垛之间的比例,五中老校门内的平房举架更高一些,且两张照片中门垛与平房的位置也不相同。另外,五中一张在门内路两侧都有树木,而“省政府”一张则只有一旁有树,另一旁却没有,且可看到景深处的楼房。其实仔细辨识,即便是门扇,形状也有不同——“省政府”那张的大小门扇均接近于放倒的梯形。
在历史文献中,五中没有用作“省政府”的记载。据《吉林市朝鲜族志》记载:五中的老校舍建于1941年,是当时在吉朝鲜族侨民兴建的同荣国民优级学校。该校在1945年光复后为“永兴学校”,后来被进占吉林市的国民党军队占用,成为军营。吉林市解放后重新为朝鲜族小学校。1949年,朝小迁出,校舍内成立民营永吉县朝鲜族中学。1950年吉林省教育厅接收之后改称吉林省立吉林朝鲜族中学。1953年,朝中迁往东局子,校舍从次年开始,由吉林市第五中学使用。
其实第一眼看去,“省政府”一张的院内楼房已基本可以确认是后来吉林医学院的主楼。比照上世纪八十年代旧影,楼门上方“人字形”式样的边饰、二楼五扇窄条窗,以及第二扇和第三扇窗上方有阁楼窗均为重要参照物。不过就此断言也未免武断,还是有些许细节值得说明和解释。
对于“吉林省政府”的办公地点,无论解放前后,通常被认定为今市政府处。吉林医学院则为日本领事馆、伪市公署、民国市政府、新中国市政府先后使用。查阅地方史料,吉林医学院的几座红砖楼确实曾在解放前夕被用作“省政府”。在一张刊印于1948年年初时的地图中,吉林医学院所在地就被标注为“省政府”,而如今市政府处则被标注为建设厅和教育厅。带有水印的这张“省政府”大门,从门岗衣着上看,很有可能拍摄于1946年或1947年的夏天,此时这里确为“省政府”。
另外,根据流传至今的日伪时期老照片可知,1945年之前的大门为镂空铁艺门扇。到了解放初期“吉林市人民政府”使用时期,存世的老照片中,大门的门扇则与带水印“省政府”照片一样,使用的是木制门扇。由此可以粗判,大门门扇是在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被更换。
综上所述,带水印的“省政府”老照片为后来的吉林医学院旧址,并非吉林市第五中学。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网友“红旗儿女”、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