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蓬江区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持之以恒抓好科技、产业、教育、医疗、农村等13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队伍总量超20万人。
聚焦我区13支人才队伍建设,“蓬江发布”推出系列报道,讲述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故事,敬请关注。
第10期我们关注党政人才队伍。
请到的嘉宾是,
蓬江区市容景观和园林绿化管理中心职员——
黎培秋。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群星公园的健身步道上,黎培秋已经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开始了他的花草苗木日常养护工作。
蓬江区共有400多万平方米绿地,作为绿化景观部、作业部负责人,黎培秋主要负责植物的日常管理、养护、植保、修剪等工作。“养护工作简单重复,但至关重要。”他说道,“一棵树木从栽植、管理到最终的成活,需要在上面花很多心思。”十六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这份工作有着独特的体悟。
黎培秋与同事一起栽种绿植
热爱是当园林人的动力
“种好树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包括科学规划选点、优选适生树种、规范种植流程、加强日常管护、防治病虫害等……”聊起植树栽花,黎培秋很有心得。每年的3月至5月是春季植树黄金期,近段时间,黎培秋经常走进乡村参与绿化工作,还加入到绿化技术服务队。
谈起园林人的特点,黎培秋表示:“园林绿化工作比较辛苦,经常顶着烈日太阳,也会遇到狂风暴雨。”
黎培秋回忆道,多年前南方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蓬江区广泛种植的棕榈科植物受损严重,入职不久的他跟着绿化部门的同事们一起巡查植物健康情况、护理受伤的树、清理冻死的树并补种新树苗,前前后后忙了整个冬季;每年台风登陆,都有道路树木倒伏或倾侧,影响交通、危及安全,大家全身心投入清障抢险工作,有的同事不小心受了伤,简单处理后又继续投入抢险工作,常常一个多月连轴转……
尽管工作辛苦,黎培秋始终坚守岗位。“我喜欢大自然、花草树木,看到人们在公园中悠闲漫步、孩子们在绿地中快乐玩耍,感觉工作很有意义。”
黎培秋(左二)在绿化项目现场
用技术绘画城市最美风景
作为园林绿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黎培秋平日喜欢研究各种关于植物种植、养护的知识。“植物保护涉及范围广,常见病虫害、肥料使用、农械操作等知识都要熟悉,我会看看杂志书刊、专家授课视频。”
除了勤于钻研,黎培秋还善于探索运用绿化技术解决难题。去年,蓬江区对天沙河碧道实行回收管养,除了要完善水网、清理杂草,还需要补种改种约1万平方米绿植。为节省苗木采购的成本,黎培秋与同事们积极探索研究扦插技术,通过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绿植,培育出幼苗约25万株,首次扦插的苗木成活率高达90%。黎培秋还建议在篁庄公园和桂香路,采取播种方式组合种植野花,花期可长达6个月,不仅能扩绿增美提升沿路的景观,还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天沙河碧道
黎培秋是部门出了名的老骨干,谈到带新人,他欣然回答:“园林绿化中心的每个部门我都待过,对各项业务都了解一些,和新同事一起干,能看到一些新思路”。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通过“集中学、小组学、自主学”,激发年轻绿化技术人员思维,根据新人的能力和经验逐步增加任务难度,鼓励年轻绿化技术人员多参与专业培训、学术研讨和行业讲座,了解园林绿化行业前沿动态和新技术。
黎培秋授课分享种植知识
“蓬博人才说”往期回顾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区委组织部、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