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湛江 百岁老人的时光故事
在南海之滨,温润海风与醇厚烟火交织,勾勒出“幸福湛江”的动人图景。这里,超千位百岁寿星悠然栖居,他们眼角的笑纹里,藏着城市发展的世纪印记。半岛古韵浸润岁月,红土芬芳滋养生命,湛江以生态宜居的环境、鲜美的食品、温暖包容的人文,托举起生命之美。即日起,《湛江日报》开设“幸福湛江 百岁老人的时光故事”专栏,带你走进百岁老人的生活,聆听他们与湛江的故事,探寻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领略长寿之乡的独特魅力,敬请垂注。
近日,记者来到雷州市调风镇水尾村,107岁老人陈凤莲正坐在榕树下,静静地听着雷歌。据村干部介绍,陈凤莲虽然年事已高,但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行动自如。村干部介绍,村中长寿老人多,全村人口千余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人,100岁老人有3人。
这是“长寿之乡”调风镇的一个缩影。据最新统计,调风镇80-89岁1716人,90-100岁576人,100岁以上老人31人。其中,课堂村108岁老人杨少梅是调风镇目前最高寿的百岁老人。这一数字远超联合国和国内关于“长寿之乡”的标准。
雷州调风镇。记者张锋锋 摄
“现在农村生活很幸福,庭院里是小公园,门外是大公园,大家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赤尾村委会侯坑村106岁的沈少芳笑对记者说。吃完早餐后,她到村公园里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或到村里的小卖部听听雷歌、聊聊天。
农村百岁老人还能干什么?
众多老人的长寿密码在哪里呢?
记者在雷州北和镇调罗村采访时,发现这里乡村不但长寿老人多,而且还能经常看到百岁老人与自己七八十岁的孩子休闲散步、外出赶集,甚至结伴到田间劳作,这一幕幕动人的镜头,被当地群众啧啧称赞。
记者在调罗村惊喜地看到,村庄树荫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坐在“网床”上憩息,与村民开心聊天。
老人家名叫黄淑度,出生于1921年1月12日,目前104岁。
01
保持劳作习惯
据老人儿子介绍,其父亲自小热心、勤快,经常劳作,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闲不住,经常是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忙着在庭院里打扫卫生、拾柴劈柴、烧饭做菜,随后到田里干些轻松的农活等。
02
喜爱吟诗作对
“父亲一生酷爱读书,喜欢看些天文地理的书籍,有时他看到一些优美词句和名人的诗词,他会用心记忆,甚至背诵起来。”老人儿子说起父亲的点点滴滴,开心不已。他说,父亲喜欢吟诗写对联,有一次春节,村里举办春联比赛,老人家荣获一等奖。他还说,父亲特爱清洁,每天都坚持洗澡,穿衣戴帽整齐干净。
03
向往外出旅游
据老人儿媳妇说,老人家酷爱旅游,虽然身处农村,却十分向往外出旅游。逢当地集圩日,他会骑着自行车或步行赶集,开心地看看外面变化,乐此不疲。
04
笑口常开作息规律
“父亲平时吃的都是家常菜,睡觉时用的是低枕头。”老人家儿子说,父亲认为睡觉时常用低枕头,更能延年益寿。
如今,黄淑度家庭四代同堂。家里子孙孝顺,老人家常年保持良好心态、笑口常开,加之生活作息规律,身体愈发康健。
策划:黄康生
来源:湛江日 报
文字:记者钟邦国、通讯员李广用 崔陈元 黄政钧
编辑:马栩杰
审核:钟忠 苏碧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