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西游记》的妖怪们,有被天上的主子收去的,有被打死的,逃走的整部小说仅有他一个!
原文最后是怎么写的:
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等我变作他的模样,你分开水路,赶我进去,寻那宫主,诈他宝贝来也。”二郎与六圣道:“不赶他,倒也罢了,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
其一,穷寇勿追。为什么穷寇不能追呢?因为如果真的把敌人逼到死处,人家一看反正活不了,自然会拼命。
就猪八戒这个实力,受伤的九头虫还真未必搞得定!要知道九头虫水下本事那可是十分了得!
其二,多死少生。在悟空看来,九头虫已经被咬掉了一个脑袋,又流血负痛,基本上就是死了。动物受伤后,很难活下来,因为它无法捕食,或者干不过竞争对手。
只是,悟空没想到,这九头虫生命力极强,居然活下来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九头虫还真的必须活下来!
为啥呢?
因为九头虫掉头,流血这个故事是由来已久,约定成俗!
在梅尧臣的《古风》一诗当中就有体现!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欧阳修在《鬼车诗》中也写道:自从狗噬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这其实也是古典小说常有的惯用套路,就喜欢讲究一个溯源比如牛魔王,它之所以选择归顺佛家,是因为它本体是大白牛,而白牛在佛家典籍中寓意修心成功,所以原著中,牛魔王也是心猿,也会归于佛家。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一个说法,还有一些说法认为,和二郎神有关!
为啥他能跑掉,肯定是有上层势力的支持,而且不是一般小势力,这个背后势力很可能是玉帝。为什么这样说呢,取经团队在打九头虫的时候是明显占优的,即使二郎神不来也没问题,不过是时间问题,可这时候正好二郎神路过,这时间点有点意思,为什么这么巧。孙悟空邀请一块降妖,二郎神痛快的答应了,但却说先喝酒,明日再定,为什么呢。我觉得晚上二郎神一定对孙悟空说了什么,所以才会放走九头虫。二郎神路过的目的就是为了救九头虫,是带着他舅舅的旨意来的,猴子不能不卖面子。
还有就是二郎神跟这九头虫战斗的时候孙悟空可能想到了自己,当年他就是啸天犬偷袭才吃的亏,也想到了当年那个无法无天,胆大包天,藐视律规,挑战权威。这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生气,让他想到了昔日的自己。也想到了当年二郎神的手下留情给底下猴子猴孙留了一条活路!
所以一念至此,心生怜悯。别的时候可不见大圣如此宽容的对待妖精。他甚至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六耳狝猴都打了。所以二郎神在此时出场,勾起了他的想象和回忆。也足见昔日他被天庭围困追捕时候,心力疲惫,顾此失彼,也多么希望能够对方不要再追下去了。
所以算是了却还回了自己当年的一个心愿。
还有一种说法,可能是九头虫不是普通的牛羊猪狗成精,他属于是上古遗种,谁也舍不得杀他,就像如来舍不得杀大鹏和悟空一样。
九头虫被认为是中国上古凶神相柳(相繇)的后裔。相柳是水神共工的重要臣属,蛇身九首,贪婪暴虐,其存在与洪水灾害密切相关。《山海经》记载,相柳所到之处化为沼泽,腥臭不可居,最终被大禹斩杀,但其血液污染土地,形成“禹王台”镇压邪气。
九头虫继承了相柳的九首特征及水族血脉,但因其血统可能混杂了玄鸟(伯益)的力量(伯益曾助大禹击杀相柳并吞噬其血肉),最终演变为兼具蛇与鸟特征的九头神鸟,即《西游记》中描述的“九头虫”
像他们这种上古生物,只适合豢养观赏,不适合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