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是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提升老城风貌的重要举措,新建的“宝庆西畴”“腾蛟”“起凤”三座牌坊以宏伟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寓意,成为街区的地标性建筑。

然而,近期市民反映牌坊周边存在线路交织、杂乱无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街区的整体形象与文化氛围。对此,亟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景观,其设计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符号,如“宝庆西畴”牌坊以南宋年号为背景,“腾蛟”“起凤”则取自《滕王阁序》,寓意滕州人杰地灵。然而,周边电线、通信线缆等纵横交错,形成“空中蜘蛛网”,不仅破坏了古色古香的美感,还存在线路老化、漏电等安全隐患,与街区“精致城市”建设目标背道而驰。


街区改造中,滕州曾对背街小巷的“飞线”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如捆扎线路1.6万余米,并铺设青石板路以恢复历史风貌。但新牌坊区域的线路问题未同步解决,暴露出工程统筹不足的短板,导致“新旧对比”下的形象割裂。


书院街是滕州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定位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功能区”,强调保护历史风貌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杂乱线路不仅违背了“修旧如故”的保护原则,也削弱了游客对街区文化价值的感知。


滕州近年以“中华善城”为目标,通过背街小巷改造、绿化提升等工程显著优化了城市环境。牌坊作为新地标,若因细节疏漏损害整体形象,将影响市民获得感与城市美誉度。


滕州正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牌坊周边线路问题虽小,却关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建议有关部门立即行动,以此次整改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排查类似问题,真正实现“一街一巷总关情”的城市治理愿景。唯有如此,方能将书院街打造为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品质的文化名片,助力滕州“中华善城”品牌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