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顾

小娟和小龙从相识相恋到闪婚,婚后育有两个孩子。然而,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性格、观念与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矛盾如潮水般涌来。小娟认为感情已彻底破裂,为孩子身心健康考虑,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并争取抚养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组织双方到法院调解,因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法官委托有着丰富家事调解经验的调解员李逢彪调解案件。

护幼心切,启动联合调解


老李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发现两人对离婚基本达成一致,只是在孩子抚养及财产分割方面存在一些分歧。秉持守护和谐家庭的原则,老李希望两人冷静考虑有无和好可能,却无奈于两人眼中的疲惫与决绝。


深知父母婚姻破裂对孩子的潜在伤害,老李迅速启动家事纠纷联合调解机制,决定联合市妇联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蔡姝颖共同介入。蔡姝颖的到来,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这场充满裂痕的家庭困局。



倾听疏导,抚平孩子创伤

面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少年,蔡姝颖用温和而开放的提问,慢慢打开他封闭的心门。那些压抑在心底的委屈、困惑与不安,在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中缓缓流淌而出。而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考虑到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局限,蔡姝颖巧妙运用画图法——彩色的画笔、简单的线条,让原本紧张害怕的孩子逐渐放松下来,在涂涂画画间,将家庭的真实模样、内心的害怕担忧,以最纯真的方式展现出来。随即,蔡姝颖运用心理疏导技巧,逐渐缓解积压在孩子们心中的负面情绪。

释法说理,柔性化解纷争

通过与孩子的深入交流,蔡姝颖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争吵已在两个孩子心中留下浓重的阴影。她耐心地与小娟、小龙沟通,细致地分析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他们在子女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意见。那一刻,为人父母的两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与争吵,早已成为扎在孩子心头的刺。

紧接着,调解员引导双方从孩子的健康成长方面考虑,理性解决财产分割及抚养权事宜。经过认真释法讲解抚养权判定依据和财产分割原则,不断地耐心说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至此,这场涉及抚养权纠纷的离婚案件在调解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协作下被柔性化解,最大程度降低了因父母离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加入,为家事纠纷调解注入了新的活力。”立案庭庭长李少雄介绍,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耐心,搭建起双方沟通的桥梁,努力寻找和解的可能。而心理咨询师就像温柔的治愈者,抚平当事人情绪的波澜,让他们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平衡。面对情绪激动的夫妻,心理咨询师用专业的方法帮助他们调节情绪,避免因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引导双方真正倾听彼此的心声,增强理解与包容。

对于无辜的孩子而言,心理咨询师更是黑暗中的引路人,他们给予孩子最温暖的情感支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重视。在孩子因父母离婚陷入恐惧与不安时,心理咨询师用专业的方法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家庭的变故,避免产生心理创伤。


自2024年11月12日,石狮法院与市妇联共同签署《关于建立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的协议》以来,这样温暖而有效的调解已成功开展8起。

每一次调解,都是对破碎关系的一次修补尝试;每一个家庭的和解或理性分开,都凝聚着调解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心血与付出。他们用爱与专业,守护着家庭的温度,也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家园 。

来源 | 石狮法院

编辑 | 许劲楠

初审 | 柳丽芬

复审 | 李丽宽

终审 | 孙甜甜

讲述她故事 凝聚她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