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的历史长卷中,纳粹德国的投降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节点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纳粹德国曾在短短46小时内两次签署投降书,这背后隐藏着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交织着大国之间的博弈与较量。今晚,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为您讲述纳粹德国投降的隐秘往事!

未奉指令身陷困局

苏斯诺帕洛夫的签字暗藏玄机


1945年5月7日凌晨,法国小城兰斯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受降仪式正在进行。作为苏联红军驻盟军联络团团长的苏斯诺帕洛夫少将,被紧急召至现场。在没有得到莫斯科授权的情况下,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否签署纳粹德国的受降协议。


深知此事责任重大的苏斯诺帕洛夫,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报告,必须马上向莫斯科发报。但是由于时差原因,莫斯科已经凌晨了,直到被请到谈判桌前,他也没有收到回复。硬着头皮到达签约现场的他,为了规避风险,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在签字时,没有使用自己的母语俄语,而是选择了其他语言。正是这个特殊的签字,使得这份投降书未能实际生效,从而使纳粹德国在46个小时之后又重新签了一份投降书。这背后隐藏着英美苏大国之间怎样的博弈?

战地记者曝光兰斯受降

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在兰斯受降仪式结束后,盟军总部严令所有记者不得将此事曝光,否则将遭受重罚。然而,美联社战地记者爱德华·肯尼迪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无视警告,马上沟通美联社内部将兰斯受降这一新闻曝光于世。

肯尼迪的这一“叛逆之举”,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他的曝光行为,让盟军违反《联合国家宣言》的做法暴露在世人面前,饱受舆论抨击。这不仅打乱了盟军的计划,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得到消息后,斯大林十分愤怒。他明确表示,纳粹德国必须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并做出卓越贡献的苏联红军投降,否则苏联绝不承认任何形式的德国投降协议。他还要求必须重新安排一次以苏军为主的受降仪式。在这件事情上,斯大林当时的态度十分强硬。苏联为何无法容忍和接受兰斯受降?英美盟军又为何背着斯大林铤而走险?

德国无条件投降正式仪式举行

签字过程却一波三折


1945年5月8日晚,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正式仪式在柏林近郊卡尔斯霍尔特举行。与兰斯受降相比,此次仪式备受瞩目,全球重要媒体齐聚。仪式由攻克柏林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凯特尔元帅进场时,高举元帅权杖行礼,试图以嚣张气焰示威,却遭同盟国代表无视,场面尴尬。


然而,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凯特尔的傲慢被朱可夫“回敬”。凯特尔想让副官取文件,朱可夫则要求他自己前来签字,凯特尔虽脸色铁青,最终也只能服从。签字过程中,朱可夫以兰斯受降书为由,拒绝美、法代表签字,经多方争执与讨价还价,最终美军司令和法国将军作为见证人签字,朱可夫同意军事投降生效时间仍以兰斯协议为准。


莫斯科时间 5月9日0时43分,签字仪式结束,凯特尔要求投降书的执行时间宽限24小时被驳回。纳粹德国正式覆灭,这份投降书也成为重要历史见证。而兰斯协议的投降书副本虽高价拍卖,却只是历史闹剧的佐证!


今日21:05,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