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航空业在运送了创纪录的50亿旅客、执飞超过4000万次航班的同时,再次坚守了其对安全承诺的决心。尽管面临挑战,商业航空运输业依然是全球最安全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最新数据表明,通过在安全管理、先进技术、人员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上的不懈努力,航空安全记录在长期内持续向好,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数据深度解读: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短期波动提示风险

回顾历史数据,航空安全的长足进步显而易见。事故率已从2005年的每百万航段3.72起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1.13起。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五年滚动事故率平均值也从2011-2015年期间的2.20起降至2020-2024年期间的1.25起。这充分证明了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的系统性提升。

然而,2024年确实经历了一些波动。全年共发生了7起致命事故,导致了244名机上人员和7名地面或其他相关人员(共251人)的不幸遇难,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单起致命事故有所增加。相应的,乘客致命风险率从2023年的每百万航段0.03上升至2024年的0.06。尽管有所上升,但这一风险水平仍低于过去五年(2020-2024)0.10的平均值。换个更直观的说法,按照当前的安全水平,一个人需要每天乘坐飞机长达15,871年,才有可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过去十年间(2011-2024),商业航空(客运和货运)平均每年发生约5起致命事故,年均导致144人死亡,而五年平均致命风险率已从2011-2015年的0.28改善至近五年的0.10。



汲取教训,筑牢未来安全防线

任何事故,无论其严重程度或发生频率如何,都凸显了保持积极主动安全态度的极端重要性。面对2024年的事故数据以及近期发生的事件,航空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必须将过去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加强安全和问责制的动力。这意味着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确保持续符合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改善机场设施、并强化培训。行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新兴趋势,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调查报告:信息共享的“短板”亟待补齐

有效的事故调查和及时的报告发布是推动安全进步的关键环节。然而,IATA的分析显示,在2018年至2023年间发生的事故中,仅有57%发布了最终调查报告。这种信息公开的不足,阻碍了航空公司、制造商、监管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获取可能挽救生命的关键信息,成为提升飞行安全的一大障碍。IATA正持续敦促各国遵守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及时、完整地发布调查报告。



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航空业在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2024年的数据和新出现的风险(如GNSS干扰、新兴空域用户管理、锂电池安全运输等)提醒我们,安全工作永无止境。通过深化全球合作、依赖数据驱动决策、并持续培育强大的安全文化,航空业有能力应对挑战,继续提升安全标杆,确保亿万旅客的每一次旅程都更加安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