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当过兵,你可能很难理解战友情。
在现实生活中,就曾有这样一个人,他苦苦寻找自己的老战友,老连长64年,几乎穷尽一辈子的时间,只为了再向老连长报告一次!
他是谁?又为什么耗尽一生执着于一次报告?
朝鲜战场上的年轻人
1951年的时候,陈恩富年仅22岁,这个年纪,绝对可以称作花一样的年纪。
但是,陈恩富的22岁,过得却相当不平静,甚至危机重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陈恩富在22岁的时候,就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朝鲜。
没错,这就是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
陈恩富在来到朝鲜之后,他被分配到的队伍可算得上一支明星队伍,因为在他所在的连队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黄继光。
当然,黄继光的事迹那也是后话了,这里姑且不论。
但毕竟,黄继光面对的困局,陈恩富当时也同样在面对。
陈恩富所在的45师135团6连,在当时是主力中的主力部队。
要知道,135团就是45师的主力团,算得上精锐,而6连又是135团中最能征善战的一支连队。
咱就说,如此主力的一支连队,怎么可能不执行最重要的任务呢?
不过,如果只是凭借一个番号就说明谁是主力,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很多队伍战斗减员的数量都非常多,因此,不管番号有多响亮,但很多队伍早就是新人换了旧人了。
陈恩富在进入6连的时候,这个主力连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因为大量的战斗减员的发生,包括陈恩富,黄继光在内,这个连队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新兵蛋子,如果非要在这群人里找一个有经验的老兵,那就是连长万福来。
单看年龄,1951年的时候,万福来也才25岁,比陈恩富仅仅大了三岁而已。
但若是从战斗经验上说,万福来那就是妥妥的老兵了,毕竟,他可是在1946年就参军了,那是参与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了。
别小看多的这几年的军旅生涯,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经验。
所以,万福来很清楚,一个新兵刚上战场的时候到底要踩多少坑,才有可能在这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存活下来。
大家都是战友,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因此,当看到陈恩富这群新人报到的时候,万福来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新兵。
这可不只是为了团结新兵,或者执行任务这么简单,毕竟这些年轻人,都是最好的年纪,一个经验,一个行动,很有可能就是救下一条命。
正因为万福来对于这些新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所以6连的氛围在当时那绝对是非常棒的。
所有人对于这位连长,可不只是把他当作领导看待,更是当作好战友,好兄弟看待。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比想象的更严重。
毕竟,美军与当时的志愿军相比,战斗装备的先进程度,是远远超越我军的。
很多时候,我军不得不拼命战斗,面对的却是美军的装甲炮车。
1952年,6连奉命前往五圣山打阻击战。
多了不说,这场战役有多残酷?可以说难以想象。
当时,我军基本上还是步军为主的配置,而在五圣山,面对的则是美军的陆空一体化进攻。
天上是美国成群结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编队,没有目标的时候,美军的飞机低空盘旋,四处巡逻,有目标的时候,那就是一梭子子弹或者炸弹从天而降。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我军只能小心行动,哪怕是深夜时分,行军的动作都是慎之又慎,甚至是在休息的时候,都要保持警醒。
这对于6连的战士来说,是相当难熬的。
面对生死之战,将士们的心理压力之大已经是难以言喻的,更何况危险随时发生。
五圣山阻击战,虽然结果上看,我军艰难的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但回头看看我军的损失,就知道这纯粹是凭借血肉之躯赢下来的战争。
因为一场并不算规模巨大的战役,6连在一个掩体中的32名弟兄,就全军覆灭了。
按照当时的编制来说,一个连队的配置总共也只有120-150人,对方仅仅是出动轰炸机地毯式轰炸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兄弟就连骸骨都找不到了。
想想看,这样的战争该是有多么的艰难和残酷呢?
这场战役,对于陈恩富来说是相当震撼的。
很多时候,在战场上生命其实是一文不值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但军人的使命,在于保家卫国,在于保护自己身后的父母兄弟姐妹。
难道自己怂了,就能逃出生天?显然现实并非如此。
所以,只有打,只有勇敢的冲锋,才有可能活着回去。
不久之后,整个朝鲜战争中最艰苦也是最出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陈恩富跟随6连的弟兄们前往上甘岭驻防。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美军和志愿军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向上甘岭聚集,这绝对算的上绞肉机。
经过一周多的时间,6连百来个兄弟,竟然只剩下不到10个人,而这10个人还是6连剩余的弟兄和赶来支援的5连的弟兄,加在一起的数量。
就这么说,在上甘岭战役之中,不管什么战斗经验,也不管什么勇气谋略,在无脑的飞机大炮的轰炸下,几乎都难逃厄运。
这样的局面,对于连长万福来来说,也是极度绝望的。
万福来绝望的并不是死亡的威胁,而是他没能带着兄弟们活下去,更无奈的是,弟兄们都倒下了,谁来守卫阵地?
10月20日,万福来和陈恩富是阵地上残存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了。
然而,猛烈的炮火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虽然万福来凭借丰富的经验,躲过了大多数攻击,但是对方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了。
万福来的身边还是炸响了一颗炸弹。
一瞬间,万福来已经意识模糊,在他几乎完全昏死过去之前,他嗫嚅着对陈恩富交代着什么。
虽然万福来发不出声音,但陈恩富还是心领神会,他对万福来说,人在阵地在。
为了坚守诺言,陈恩富决心殊死一搏,他安排战友把万福来运送回安全地带救治,就准备以死明志了。
事实上,当时的状况对于陈恩富来说更为残酷,因为战友一个个倒下了,这些人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兄弟。
他又要完成坚守阵地的使命,又不得不强忍着战友逝去的悲伤,内心该有多么痛呢?
最终,阵地上只剩下陈恩富一个人,或许是目标太小,陈恩富一个人独守阵地,竟然奇迹般的撑了下来。
他一边从战友和敌人的尸体上摸索着子弹,枪支和手榴弹,一边想尽一切办法以一敌百,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向敌人施压。
就这样,陈恩富竟然一直坚持到第二天的晚上,愣是以一己之力,阻挡住了美军源源不断的士兵进攻。
也正是因为陈恩富的坚守,使得志愿军的援军得以赶来夺回阵地,这才艰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
然而,奋战到最后的陈恩富还是不幸受伤,等到他康复的时候,才获得了嘉奖。
此后陈恩富也算是衣锦还乡,功成名就了。
但康复的陈恩富,却再也找不到万福来的消息,他曾经答应过连长要守住阵地,现在做到了,却找不到连长了,这让陈恩富牵挂不已。
尽管战争结束后,陈恩富一直在寻找万福来,但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通讯方式的年代,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
因此,一直到2016年,此时陈恩富已经86岁,早已是耄耋老人,他终于通过央视的一档节目《等着我》,找到了连长万福来踪迹。
只不过,当他找到万福来的踪迹的时候,万福来早已去世12年,他能见到的只有万福来的儿子万爱军。
整整64年的时间,他仍旧没能完整向连长报告守住阵地的消息,但老人还是拉着万爱军的手一字一顿的完成了这次的汇报。
64年的坚守,诠释的是战友情,但更彰显的是老兵的不易,如果没有他们的坚守,又何来胜利,更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