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经常遇到被特发性震颤困扰的患者。前不久,就有以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她双手震颤已经七八年了,起初只是在疲劳时出现,现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头抖,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因为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在网上看了很多田卫东医生的讲解视频,就过来就诊。
通过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得知她除了双手震颤外,还经常感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大便溏稀。观察了她的舌头,发现舌体胖大,颜色淡白,苔薄白。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属于典型的“脾肾阳虚证”。简单来说,就是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肢体,导致筋脉失养,从而引发震颤。
那该怎么办呢?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针对患者的情况,田大夫是这么来的:温补脾肾,益气壮阳:通过中药温补脾肾,益气壮阳。像附子、肉桂、干姜这些,都是温补阳气的良药,能够温煦脾肾,增强阳气,改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健脾益气,运化水湿:用党参、白术、茯苓这些健脾益气的药,能够健运脾胃,促进水湿运化,改善食欲不佳、大便溏稀等症状,从而增强体质,为阳气生发提供基础。祛风通络,缓急止颤:针对患者的震颤症状,田大夫还给加入了具有祛风通络、缓急止颤作用的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等。这些药物能够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震颤。同时,针对她的精神不振,加入了远志、酸枣仁等具有安神定惊作用的药物。
结果怎么样呢?经过3个月的中药调理,患者再复诊时,见她双手震颤的明显好转,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的症状减轻明显,食欲、睡眠都正常。田卫东医生告诉她,仍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受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病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控制。需要强调的是: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复杂,中医辨证分型多样,因此,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切勿盲目套用药方,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