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为子女挂名发表sci论文,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新闻。
这是父亲刘某华,是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原副院长,试图通过学术特权为女儿刘某乔铺路,却因为过度贪心手段拙劣,最终导致父女双双身败名裂。
刘某乔是一个本科生,却宣称发表14篇sci论文,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录取。
刘某乔的专利最早申请于2016年,当时她仅仅是一个初中生,而且所有的论文成果当中,他都不是第一作者。
这种明显违背科研规律的操作,暴露出来刘某华为女儿镀金的功利的心态。
昨天看到一个评论,说富二代可以把钱留给自己的儿子,官二代也可以把特权留给儿子,大学教授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留给儿子?
乍一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刘某华这么做,是因为他把科研视作家族产业,缺乏技术含量,又低估了公众对学术公平的监督力度。
等到这件事情曝光以后,刘某乔的天才人设迅速崩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被撤销,海外名校录取也会受到影响,未来就业、深造都将面临新有污点。
而刘某华不仅被免职,还受到了处分,他的学术声誉和科研项目也遭重创,可谓是赔了女儿又折兵。
而造成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父亲的愚蠢而又贪心。
说他愚蠢,是因为他对学术规则充满了蔑视,他的行为直接违反了《重庆大学学术不端处理办法》,甚至专利申请时间与女儿年龄明显矛盾的漏洞都加以忽视,显示出对审查机制的轻视。
说他愚蠢,是因为他对舆论监督充满了误判,低估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敏感度,以为靠潜规则可以掩盖真相,最终被舆论反噬。
说他贪心是因为只顾着为女儿铺路,只顾着为女儿镀金,连最基本的合理性都不加以考虑了。
尤其在当前,董小姐事情刚刚出来以后,学术近亲繁殖的普遍性显示出特权阶层对教育资源的侵占,当所有人都对这一切口诛笔伐的时候,刘某华、刘某乔的新闻爆出,更是转移了公众视线,变成了一个替罪羔羊。
在整个这件事情当中,父亲对孩子的爱是真的,但是愚蠢和贪心也是真的,不仅葬送了自身的职业生涯,更是把女儿推向了道德和发展的双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