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吁全体中国人,停止购买非“5天8小时公司”的商品
一名深漂的求职困境:单休竟然成为“福利”
我是一名33岁的深圳打工人,毕业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做销售。
今年失业后,我在招聘软件上投递了上百份简历,却发现一个荒诞的现象:深圳近九成企业将“单休”和“节假日放假”标注为“公司福利”。
一名HR告诉我:“深圳哪有什么双休?单休能保证就不错了!”
看一下招聘平台,触目惊心的案例比比皆是:
1. **龙华区某电子厂**招聘跟单文员,明确要求“单休需加班”,且未提及加班费;
2. **龙岗区某科技公司**规定“周一至周六工作”,每日工时超9小时;
3. **观湖街道某企业**甚至将“月休4天”包装为“弹性福利”。
这些企业公然违反《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每周工时不超过44小时”的规定,而员工维权成本高、监管缺失,助长了企业的肆无忌惮。
法律明确:996与单休均属违法
根据最高法与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996工作制”(早9点至晚9点、每周6天)已被定性为严重违法。即便支付加班费,若强制超时工作(如每日超3小时或月累计超36小时),企业仍需承担法律责任。而现实中,许多单休企业周工时已达60小时,远超法定上限。
消费者行动:用选择权倒逼企业改革**
当法律监管滞后时,我们作为消费者能做的,拒绝为违法企业买单。例如:
优先选择公开承诺“5天8小时”的品牌;
网购前核查企业用工评价,避开“血汗工厂”;
在社交平台曝光违法加班企业,形成舆论压力。
2021年某快递公司因强制996被员工仲裁胜诉,最终赔偿8000元,证明个体抗争与公众监督的结合,足以撼动资本傲慢。
当“福报论”洗脑职场,当“内卷”合理化剥削,我们更需要清醒:
抵制违法企业,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更是推动社会进步。
从今日起,请检查你购买的商品是否源自“996工厂”,用每一次消费投票,告诉资本——**劳动者永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