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蛰演示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明末清初,讲究“以形为拳,以意为神”,兼具柔美与刚劲,与五祖拳、咏春拳并称南派三大名拳。在永春观山村,91岁高龄的老拳师苏清蛰至今仍坚持修炼白鹤拳,拳法虎虎生风。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位老拳师,聆听他与白鹤拳的不解之缘。
14岁结缘 77年来拳心不改
初见苏清蛰时,他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身形挺拔,精神矍铄。“这是白鹤拳使用的器械,铁耙、钩镰枪、铁尺……”刚一落座,老人便从卧室取出几件擦得锃亮的兵器和两本自抄的拳谱及穴位图谱,热情地介绍起来。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家当”,是他习武生涯的珍贵见证。
翻开拳谱,一个个经典套路映入眼帘,三战、节力、十三步摇……苏清蛰一边讲解,一边比画,招式要点信手拈来。说到兴起处,他干脆起身演示起拿手的“十三太保”。只见他调匀呼吸、摆开架势,伴随着一声声中气十足的吆喝,他的招式不断变换,拳风刚劲有力。一个套路打下来,苏清蛰气息依旧平稳,让人很难相信他已年过九旬。
“这套拳法,我打了77年。”苏清蛰说,为了在乱世中防身自卫,他14岁时拜入苏昭堆门下学习白鹤拳,苏昭堆是曾受陈嘉庚邀请到厦大教授白鹤拳的苏显忠的徒弟。“我们白天要干农活,晚上才有空学拳练拳,大家条件都不宽裕,便轮流提供夜宵作为学费。”苏清蛰回忆说,虽然常常训练至深夜,但他完全不觉得辛苦,反倒乐在其中。凭借着这股肯吃苦、爱钻研的劲头,他逐渐掌握了白鹤拳的各种套路。
挺身而出 独斗8名持刀恶徒
苏清蛰家中珍藏着一张泛黄的报功申请书,这是永春县福联村煤矿为他申请见义勇为的见证,记录了他一人勇斗8名持刀恶徒的英勇往事。
1993年4月20日晚上9时许,8名来自江西上饶的抢劫团伙闯入天湖山南山头拱桥仔一带煤矿区,持刀威胁煤农交出钱财。面对凶神恶煞的歹徒,煤农们惊慌失措,这时负责安保工作的苏清蛰挺身而出,他抄起钩镰枪,与持刀歹徒展开殊死搏斗。
苏清蛰的英勇行为成功震慑住歹徒,保全了煤农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毕竟敌众我寡,他的胸部被砍一刀,伤口长达8.5厘米,深达肋骨、伤及肺部,造成肋骨开放性骨折,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
“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活!”谈及这段经历,老人目光如炬,掷地有声。虽然身体上留下了伤痛,但他却从未后悔,“习武之人,守护正义是本分”。
强调武德 保持心正气静
天湖山一战让苏清蛰声名大噪,安溪、晋江、德化、石狮等地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有人为强身健体,有人为传承武术。苏清蛰对学生要求不多。“一是要肯吃苦、能坚持,二是要有武德,心正则拳正。”他表示。
“白鹤拳讲究气息的配合,动作刚柔相济,男女老少都能练。”苏清蛰补充说,白鹤拳训练不拘场地,在家里就能比画,常练不仅能活络筋骨强健体魄,还有助于磨炼毅力,培养平和的心态。
由于年事已高,苏清蛰现在很少再收徒教学,但只要有人前来请教,他依然会耐心指导,在家则保持着早晚练拳的习惯。常年的训练让他的身体颇为硬朗,手脚灵活有力,心态也更加豁达,多年来极少生病。在他看来,长寿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常常活动筋骨,保持心正气静”。
来源: 泉州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和
转发告诉更多人